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给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教育的影响尤为深远。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引进大学英语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面临极大的挑战。科技发展加快了知识更新的步伐,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及自身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被公认为21世纪的生存方式。而网络不仅为英语学习提供了真实的语境和丰富的语言材料,又对人们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新世纪的英语教师必须将多媒体网络技术整合至外语课堂教学中来,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育的一大终极目标。显然,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这些要求。人才培养规格的提升,必然孕育出一个立体化现代教育新模式。外语/英语立体化教学法由张正东教授首先提出,此理论认为,制约外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可以类别为教学主体(学生)、教学客体(目的语)和教学环境(母语、教学条件、教师),外语教学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我国外语教学的国情特点分析这三者各自及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扬长避短,发挥其1+1+1>3的作用。外语/英语立体化教学法认为,外语是学得的,习得只起辅助作用;外语教学是一个系统,所有的外语教学活动都要切合外语教学整体的需要;把经济发展和文化教学视为语言教学的要素之一;强调学生主体的特性主要是独立和自主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而教育若能顺应环境的特点,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会事倍功半。外语/英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基本观点已经从语言教学理论、教育发展趋势、有关学科理论、整体性原则和外语教学实践中自发的立体化建构五个方面(张正东,110)得到了检验,并已逐渐成为国内主要的教学法流派之一,说明外语立体化教学法合乎我国外语教学的需要。外语/英语立体化教学法在国内中学已有课题研究和实验论证,并针对不同教学条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而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中,虽也有相关的专门论述,但是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在实践应用方面较少有人尝试建构较为系统的具体教学模式。而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全新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这正是本论文的研究意图所在。作者认真研习了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理论和语言自主学习理论,并在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总模式指导下,尝试设计了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在老师同学的配合下,主动探索建构新的知识。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语言输入源,由报刊、杂志、书籍、广播、电视、光碟以及丰富的网上英语资源构成的多元输入源为英语的学得和应用创建了最佳的语言环境。课堂活动不再是教师单调的讲解,而是人机互动、师生互动与学生间互动的有机结合。这包括课下学生通过网络和多媒体课件的自主学习,课上师生间、学生间的面对面交流和课后的网上交流,甚至包括与英语本族语者的网上互动。在新模式中,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助手、支持者、顾问、管理者和辅佐人。其主要职责包括设计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习者提供指导、帮助、评价和检测,以保障学习能高效地进行。该教学实践揭示了以下问题:首先,学习者是否能最终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成败的关键。然而,学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成为自主学习者,而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初始阶段,及时的帮助和督导是必不可少的。其次,终结性测试只能测定学习结果,不能及时反映学习者的点滴进步,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妨碍更大的进步。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能够反映学习过程和进步的形成性评价,而问题的最终解决要靠整个测试系统的改变。像CET-4和CET-6这种大规模的测试更应加强对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察。再者,教师的作用不可低估。新教学模式的成功靠的是教师在制作课件、设计任务、组织课堂、营造和谐氛围、了解学生需求及评估学生表现等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不但要具备语言学知识和英美文化常识,还要了解计算机和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教师们必须为迎接这样的挑战作好准备。最后,行政支持对教学实践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行政部门应该在仪器供给和维护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大纲和考试设计方面赋予教师更多的灵活性。将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和外语自主学习引入课堂实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的主要手段和目标。本课题只是对其进行的一种探索和实践。作者期望所提出的模式对于提高外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在今后的实践中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检验,希望其结果能对从事外语教学的同行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