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包括三章,第一章为微乳液的各种相图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第二章为δ-γ“鱼状”相图法研究十二烷基硫酸钠/溴代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复配形成的中相微乳液;第三章为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十二烷基磺酸钠/溴代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复配中相微乳液体系。第一章微乳液的各种相图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三种微乳液相图—Winsor相图、δ-γ“鱼状”相图和ε-β“鱼状”相图的特点及研究状况。比较了三种相图的优缺点。Winsor相图直观简单,但提供的信息较少;δ-γ“鱼状”相图能得到微乳液组成的参数,但不够准确;ε-β“鱼状”相图则能较准确地得到平衡界面膜的组成等微乳液的各种参数。探讨了微乳液相转变WinsorⅢ→WinsorⅠ→WinsorⅢ在分离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应用。WinsorⅢ型微乳液转变为WinsorⅠ型时,有机污染物从中相微乳液中释放出来。最后总结了关于微乳液相行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二章δ-γ“鱼状”相图法研究十二烷基硫酸钠/溴代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复配形成的中相微乳液利用δ-γ“鱼状”相图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溴代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C16mimBr) /正丁醇/正辛烷/2.5% NaCl水溶液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和增溶能力。从“鱼状”相图的三相区中心线位置和形状,计算得到中相微乳液达到亲水-亲油平衡时界面膜中表面活性剂和正丁醇的质量分数,从质量平衡关系方程,得到体系的其他一些重要参数,如表面活性剂和正丁醇在正辛烷中的溶解度等。考察了不同配比的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形成单相微乳液的效能,发现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增溶方面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第三章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十二烷基磺酸钠/溴代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复配中相微乳液体系用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溴代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脂肪醇/烷烃/H2O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与δ-γ“鱼状”相图不同,ε-β“鱼状”相图的“鱼头”朝下,“鱼尾”朝上。由该种相图的HLB方程求得平衡界面膜的组成。其他物理化学参数,如表面活性剂和醇在油相中的溶解度、构成界面膜的表面活性剂和醇分别占总体系的质量分数等由相应的质量平衡关系求得。该相图对应的HLB平面方程为一条直线。“鱼尾”处的横坐标(βE)反映的是体系增溶等质量的油和水形成单相微乳液时所需表面活性剂的最小量;纵坐标(εE)为需要醇的最小量。这两个参数用于表示微乳液的增溶性能比δ-γ“鱼状”相图的γE物理意义更加明确。对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增溶方面的协同作用进行了详细探讨。对无机盐浓度、烷烃和醇类对微乳液体系相行为和增溶能力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