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国际尿控学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将其定义为一种以尿急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无尿路感染等其他明确的病理改变。膀胱过度活动症虽然不危及生命,但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严重者可导致患者出现极度焦虑或者抑郁等精神症状,甚至出现自杀倾向。针对OAB患者,国内外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及其他治疗;对于行为治疗及药物治疗方案无效或者不能耐受治疗副作用的患者可选择其他治疗方法,例如A型肉毒毒素逼尿肌注射、膀胱灌注辣椒素或辣椒辣素类似物、神经调节、外科手术、针灸治疗等。其中A型肉毒毒素膀胱壁内注射治疗OAB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泌尿外科专家的关注。本文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观察我院A型肉毒毒素膀胱壁内注射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A型肉毒毒素膀胱壁内注射疗法治疗OAB,已逐渐趋于成熟。这种手术方式简单,易操作,风险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症状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此手术方式并非一线治疗手段,临床使用率有待提高。因此,进一步验证、观察及总结该手术方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尤为重要。观察A型肉毒毒素膀胱壁内注射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该手术方式在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体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分析38例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应用A型肉毒毒素膀胱壁内注射方式治疗OAB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8.3±1.3)岁;病程6月~10年,平均病程(4.3±1.6)年。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拔管1天、术后7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年排尿情况,包括患者尿急次数、白天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平均每次排尿量、OAB症状评分(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OABSS)、生活质量评分(Qaulity of life,QOL)、残余尿量(Postvoided residual urine,PVR)及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Qmax),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客观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拔管1天、术后7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的尿急次数、白天排尿次数、夜尿次数、OAB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等均较术前降低,平均每次排尿量及最大尿流率较术前提高,上述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残余尿量术前术后改变不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膀胱壁内注射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整体上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患者依从性高,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微创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