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德格尔思想的主题是存在,世界问题作为存在的具体化贯穿于海德格尔不同时期的思想中。将世界问题形成主题,既与他所处的历史相关,也与他思想的主题相关。我们认为,海德格尔思想存在一贯性,存在、语言、死亡、世界等都贯穿于他思想的始终。本文尝试对不同时期的海德格尔对世界问题的思索展开系统化、专题化的研究,从世界的角度描画海德格尔思想的地图,展现了他思想的悖论性特点,展现他总是从区分、二重性的角度追问事情本身的特点。并指出,走在通向事情本身的道路中的海德格尔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达到世界世界化、物物化。第一章通过形式显示的方法揭示海德格尔思想的一贯性特点以及对“走向事情本身”的现象学方法的坚持。以此,引入世界问题,海德格尔思想中的世界在与中西历史上的世界关联起来的同时又与历史上的世界区别开来。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海德格尔思想中的世界被存在自身的悖论性特点规定并显现为光明与黑暗交织的游戏的地方。这种显现存在自身悖论性特点的世界主要在继承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康德的想象力、胡塞尔的视域、雅斯贝尔斯的生存的意义上得以可能。第二章主要展现《存在与时间》中的此在在-世界中-存在这一“在之中”结构。这个结构展开为:意蕴整体——在此在与上手之物和在手之物的关联中构建;常人世界——在此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构建;自身世界——在此在与自身的关系中构建。最终,这种展开说明此在是一时间性的、整体的存在者,它通过“在之中”的结构显现自身的时间性、整体性特点。因此,《存在与时间》中的世界是此在的世界,世界性世界,这一时期的海德格尔思想最终走向主体主义的深渊。那么这一世界何以可能?第三章通过对前期海德格尔的另一部作品《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的分析表明:人是世界的构成者的观点。在“对……无聊”的情绪中形成了外在的存在者的无差别的统一的中空,这一中空构建了意蕴整体;在“由于……无聊”的情绪中形成了内在于此在自身的无差别的统一的中空,这一中空构成了常人世界;在深度无聊中,包括“我”自身在内的存在者整体陷入一片无差别的统一体中,这一中空构成了此在的自身世界,至此,海德格尔完成了从时间性的存在向存在的时间性的转换。人既是区别于无世界的石头(物质客体),也区别于缺乏世界的动物,人能作为世界的构成者的原因在于人拥有世界,它具有束缚性的自身投向、完成、去蔽的特点,最终,人通过投射活动构成世界。这种构成性特征彰显出世界规定了此在,彰显出《存在与时间》与《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这两部作品之间的悖论的整体的关联,最终,为从此在到此之在的转变,从世界性世界向历史性世界的转变奠定了基础。第四章主要描画历史性世界的特点。通过两卷本著作《尼采》,海德格尔完成了对形而上学的历史两个世界的批判,将区别于尼采意义上的只有一个世界的观点呈现出来。这个世界体现了世界和大地之间的争执。由于现代技术的集置伪装了这个争执,大地作为质料性因素被集置规定,大地的大地性、物的物性被遮蔽。艺术品在建立一个世界的同时带出大地,艺术品显现了世界和大地之间的争执,显现出大地的自身遮蔽性特征。如何看待大地构成了技术世界与艺术世界的本质区别。艺术世界显现出的大地之“隐”构成了包括技术世界在内的所有领域的存在前提,在现代,技术与艺术的悖论关系得以展开。第五章主要阐释的是集中展现存在自身悖论关系的语言的世界。对语言的思索贯穿海德格尔思想的始终,但直到后期的海德格尔才完成从语言的本性向本性的语言的转变,才真正将语言形成主题。语言的特点表现为宁静的排钟,它以道说的不道说,不道说的道说表现自身的悖论性特点,这一特点体现在世界世界化、物物化的四方域的游戏中,于此,人达到诗意的栖居状态。总之,对世界问题的思索伴随着海德格尔思想的始终,他的目的是关注人的生存,实现世界世界化。在从生存状态上,而不是从理性的角度来思索人的意义上,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存在着共同关注的主题。但他们又是通过不同的路径达到世界的世界化,马克思通过劳动,海德格尔通过对存在的回忆、思念与倾听。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的世界是一个无人的世界,而海德格尔的世界是人对存在归属的有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