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绝大部分肺癌患者诊断时分期较晚,而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当前对于这些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我们主要推荐化疗结合局部放射治疗等。然而在NSCLC的放射治疗中,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关于纵隔淋巴结区域的勾画范围尚存在争议。传统淋巴结预防性照射多选择全纵隔区域淋巴结照射,但因为其照射范围大,容易发生放射性肺炎等放疗相关并发症,目前临床中已经较少使用。纵隔淋巴结累及野照射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放射治疗靶体积,同时提高局部放疗剂量,成为当前NSCLC纵隔淋巴结放射治疗的主要模式。但有研究发现行累积野照射治疗后纵隔淋巴结仍有约8%的复发率,这些肿瘤复发区域呈剂量依赖性,若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区域进行选择性预防照射将有助于降低局部淋巴结的复发率。因此NSCLC放射治疗临床靶区勾画中对于纵隔淋巴结区域的选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及总生存率。然而目前对于哪些淋巴结是发生转移的高危区域仍无可信研究证据。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提高及调强放疗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对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的分析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曾有研究者通过对患者胸部增强CT及其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希望总结出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特点。然而CT仅在形态学上,对短径≥1cm的转移淋巴结进行鉴别诊断,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假阳性,受肿瘤引起的阻塞性肺炎及肺不张的影响,其统计资料不能准确反映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特点。肺癌手术不能切除所有肺内及纵隔内淋巴结进行病理诊断,在分析纵隔淋巴结转移特点时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20世纪90年代在投入临床应用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同时具备功能学影像和解剖学影像,根据不同组织代谢状态不同判别良恶性,在发现早期肿瘤及远处转移方面更具优势。多项研究证实PET在对病变的良恶性鉴别方面明显优于CT,而将PET图像与CT图像融合之后,更能显著提高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较任一单独检查能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目前使用PET/CT对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探讨尚缺乏报道,故我们希望通过统计分析NSCLC患者18F-FDG PET/CT图像及相关临床资料,更加准确地总结出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特点,为放射治疗靶区勾画提供参考依据。目的:基于PET/CT扫描结果及相关临床资料,统计分析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和特点,对放射治疗靶区的确定提出新的改进建议。方法:收集我院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扫描的NSCLC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共计375例。对不同分期、不同原发灶部位及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ET/CT检查结果分析显示:168例左肺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依次为同侧肺门淋巴结、5、7、6、4L、4R、1011R区淋巴结。207例右肺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同侧肺门、4R、7、5、2R、1011L、6区淋巴结。中肺和下肺叶NSCLC的7区转移率显著高于上肺。鳞癌和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肿瘤体积的增大,更容易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375例NSCLC患者中有88例发生了跳跃式转移,占23.5%。191个发生淋巴结跳跃式转移区中,4R、7、5、6、2R占有较高的百分比。纵隔淋巴结跳跃式转移与NSCLC原发灶部位、病理类型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本组患者18F-FDG PET/CT结果分析提示左右肺叶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高危区有所不同,根据其分布特点,建议左肺NSCLC放疗靶区应包括1011L、5、7、6、4L、4R区;右侧放疗靶区应包括1011R、4R、7、5、2R区。其结果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