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测定分散性、zeta电位、吸附量以及乳状液的形成和稳定性研究了在水介质中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与几种不同结构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而原位表面活性化,成为表面活性颗粒的可行性和基本规律。
结果表明,未经改性的纳米SiO2颗粒在中性水介质中带负电荷,由于强亲水性,单独使用不能稳定乳状液。在水介质中,纳米SiO2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强烈的相互作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首先通过静电作用在颗粒表面形成单分子层吸附,使颗粒表面覆盖一层烷基链,致使颗粒表面的亲水性下降,亲油性上升,颗粒被原位表面活性化,从而能够吸附或聚集到油/水界面,稳定O/W(1)乳状液。随着浓度的增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将通过链—链相互作用在颗粒表面形成双层吸附或半胶束吸附,使颗粒表面重新变得亲水,同时水相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也增加到足以单独稳定乳状液,两者共同作用稳定O/W(2)乳状液。单长链烷基铵盐DTAB、CTAB、双长链烷基季铵盐D1222和Gemini型阳离子II—14-3都能使纳米SiO2原位表面活性化而稳定O/W(1)型乳状液。然而DTAB和CTAB形成单分子层吸附导致的颗粒表面亲油性的增加不足以使乳状液转为W/O型。而D1222形成单分子层吸附时,纳米SiO2颗粒表面被2倍的烷基链所覆盖,颗粒的亲油性显著增加,可导致乳状液转为W/O型。尽管II—14-3每个分子中具有两个长链烷基,但形成单分子层吸附时,每个分子占据两个吸附位,颗粒表面覆盖的烷基链的密度类似于DTAB和CTAB体系,不足以导致O/W(1)乳状液转为W/O型。
纳米SiO2经原位表面活性化可用于制备超稳定水基农药乳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