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深层烃源岩地震识别与描述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lsssml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营凹陷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富油凹陷,具有明显的复式成藏特点。随着中、浅层油气藏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深层油气藏已成为现今勘探研究的主要对象。但以孔店组为主要目的层系的深层勘探始终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其原因在于对深层构造演化、沉积特征和油气成藏规律认识上的不足,尤其是孔店组生烃潜力的认识不足。本文选择孔店组二段开展深层烃源岩的地球物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是在前期深层地震攻关的基础上,重点应用优质的大连片三维地震资料并结合其它地质资料,开展了孔店组二段的层序地层分析,探索少井地区或层系深层烃源岩的地震识别和描述方法。通过近三年的研究和探索,总结形成了一套技术系列,并在实际勘探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展现了东营凹陷孔店组这一新领域广阔的勘探前景。本文首次利用叠前、叠后地震属性揭示了孔二段烃源岩的地震识别特征和分布规律。孔二段烃源岩具有四个明显的地震识别标志:①层序特征:典型的反射密集段,平行亚平行反射结构,段内无不整合;②动力学特征:强振幅,低频率,高连续性,时频特征为反旋回;③运动学特征:速度谱上表现为低梯度段;④几何学特征:具有一定的厚度,分布范围及足够的埋藏深度。基于资料品质较好的三维大连片地震资料,精细落实了东营凹陷孔二段的构造特征,明确了目的层段的厚度变化规律。利用地震属性和速度特征圈定了有利烃源岩的分布范围,主要分布于辛镇和博兴地区。首次探索利用地震方法预测烃源岩的资源量,预测孔二段资源量为4.6×108t。展现了地震资料及基于地震的物探技术在油气勘探的作用将会日益增大,对其它地区类似问题的解决具有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汪精卫一生的思想、行为复杂多变。从1905年他在《民报》发表文章,至抗日战争时期,其对三民主义及三大政策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民报》时期大力宣扬三民主义;
为了进一步巩固土地市场清理整顿成果,规范当前和今后土地管理行为,国务院专门发出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决定>下发之后,又相继颁布了许多配套规定,进
变电运行安全是保证电网运行安全的关键,变电操作人员必须了解变电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并掌握其处理方法,以便快速处理故障,保证变电运行安全。文章详细分析了变电运行常见的故
车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一种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正在努力解决和完善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车联网的安全问题。本文针对车联网安全的特点进
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子北地区延长组长2、长4+5及长6油层组为研究对象,以沉积学、石油地质学、地球化学和测井学理论为指导,在收集大量地质、钻井、测井等资料的基础上,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