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薪酬和教师工作绩效的关系是高等教育领域、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等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运用激励薪酬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等相关研究成果,以公办高校从事教学与科研的专任教师为研究对象,以优化薪酬结构、提升薪酬激励效应和提高教师工作绩效为目标,对高校薪酬结构和教师工作绩效关系的影响机理展开研究。在对已有研究进行整理、分析与综合述评的基础上,界定了教师薪酬结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概念、结构及影响因素,构建了以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为自变量,以教师个人评价满意度和组织评价满意度为中间变量,以教学绩效和科研绩效为结果变量的“薪酬-激励-绩效”模型。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薪酬结构通过工作满意度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机理。本文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学科、学历的教师在工作绩效上差异性非常显著,不同性别教师的工作绩效差异性比较显著;中级职称教师的教学、科研及总体工作绩效最低;教学绩效、总体工作绩效和教龄呈正相关,教龄越长,教学绩效和总体工作绩效越高,但科研绩效和教龄呈负相关。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和路径检验。结果显示,教师工作满意度对教学绩效没有影响,对科研绩效影响显著;薪酬结构中,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地方津贴均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但是薪级工资对组织评价满意度没有影响,对个人评价满意度有影响。总的来说,工作满意度对高校薪酬结构与教师科研绩效存在中介作用,但工作满意度对高校薪酬结构与教师教学绩效没有中介作用;教师科研绩效对教学绩效有正向显著影响。依据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本文提出高校应优化薪酬结构配置,合理分配薪酬比例;实施分类薪酬管理,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注重定量与定性考核有机整合;实现薪酬制度透明化,促进激励效应制度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