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未成年人实施的恶性犯罪案件频繁发生,社会舆论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愈加关注。如何使未成年犯罪人在受到刑事处罚之后能很好地重新回归社会一直备受关注。我国于2012年正式将未成年犯罪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写入《刑事诉讼法》,这不仅是我国法治工作的新进展,也体现了我国少年司法理念与司法改革的进步。我国未成年犯罪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起步较晚,与国外较为成熟的制度和处理方式相比,我国对未成年犯罪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及处理还存在着规定过于系统和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等不足,离我国健全系统化、规范化的未成年犯罪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如果不对这些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完善对策,将有可能使未成年犯罪人犯罪记录封存处理效果难以达到立法预期。这也正是本文选题的缘由。本文充分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等方法,以未成年犯罪人的社会回归与整体的社会利益平衡为切入点,探讨我国未成年犯罪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司法适用中的困境,为进一步完善封存制度,加强封存效果提出新的思路。本文共分为四个主要的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我国未成年犯罪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内涵,并对我国未成年犯罪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封存制度的价值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主要对我国未成年犯罪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司法适用中的困境进行分析,以便为后面的对策建议提供针对性。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以美国、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域外国家对未成年犯罪人犯罪记录的处理机制,分析其积极经验及对我国相关制度完善的启示。第四部分主要从立法、司法实践、未来展望三个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罪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