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205双相不锈钢(2205DSS)通常作为结构材料使用在有腐蚀性的环境中,如海水淡化、石化等领域,其服役环境通常较为苛刻,常常会有氯离子的存在,氯离子因其本身体积较小、高穿透性等特点会引发不锈钢的点蚀,严重威胁到双相不锈钢在服役期内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其应用环境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对其点蚀及点蚀后的再钝化行为要有足够的认识。临界点蚀温度(CPT)与点蚀再钝化温度(PRT)是用来表征钝性材料点蚀与再钝化行为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参数。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循环极化曲线法对2205DSS的CPT与PRT进行了测量,并研究了氯离子浓度对2205DSS的CPT与PRT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氯离子浓度对2205DSS的PRT的影响较大,对CPT影响较小。通过与恒电位下电流密度—温度循环扫描法的比较发现,循环极化曲线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明要显高于温度循环扫描法。对比分析2205DSS与316LSS的点蚀与再钝化行为发现2205DSS的耐点蚀性能明显高于316LSS。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循环极化曲线获得的腐蚀电化学参数以及M-S测试结果发现,温度和氯离子浓度升高都会使2205DSS点蚀抗力降低,并且温度的改变会使2205DSS的钝化膜结构发生变化。根据恒电位法点蚀诱导期的测试结果,2205DSS在溶液温度低于CPT时,仍有发生点蚀的可能性,但在温度低于PRT时,在其钝化电位区间均不会发生点蚀,即使表面钝化膜发生破裂也会很快修复,在CPT温度以上时,2205DSS的点蚀诱导期显著缩短,点蚀极易发生。同时还发现2205DSS的点蚀的萌生位置与其基体中含有的夹杂相有关。316LSS点蚀诱导期行为与2205DSS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所测试条件下均会发生点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