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L新体系混合与反应流场数值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ege0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关于化学氧碘激光COIL(Chemical Oxygen-Iodine Laser)的军事应用和机动平台集成的研究正在加速,但是,巨大的系统容积和重量使其难于集成,为了方案优化和技术革新,COIL流场数值模拟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本文工作的目的是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化学氧碘激光COIL的混合流场进行数值研究,深入理解其中的流体动力学与化学反应动力学相互耦合的混合反应过程,为新体系化学氧碘激光的结构设计和运行条件提供有益信息。本文研究内容如下:   ⑴构建多组分有限速率化学反应、分子扩散与流体动力学耦合的三维Navier-stokes方程的求解程序,并以冷态流场实验数据为基础进行数值验证,在此基础上,对COIL横向射流进行简化计算,证实了射流流场内存在高频非定常结构,数值结果还发现,N2作载气以后这种非定常结构被削弱了。   ⑵为了进一步理解传统的COIL亚声速段横向射流混合流场特性,并探讨这种混合方案在高总压运行条件下的流场变化及其总压恢复性能,在三种总压条件(对应三种射流穿透条件)下对亚声速段横向射流混合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对比讨论。结果表明,对于传统的COIL亚声速段横向射流混合过程,射流穿透性能决定了COIL增益系数的分布特征,也就是说流动控制方程的对流部分从宏观和根本上控制了混合进程和增益的空间分布。对于射流穿透不足的情形,喷管流动核心区域内造成增益空白;在完全穿透条件下,主、副流介质在喷管展向大部分流场内混合,此时增益在展向分布平坦;在射流过度穿透条件下,对称射流在喷管对称面碰撞,导致流场产生高频非定常结构,这将对光腔的平稳运行不利,同时过度穿透也引起较大总压损失。   ⑶针对COIL新体系混合方案,首先对矩形平行射流近场在COIL典型运行条件下应用高密度网格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射流截面转轴过程、流向涡和展向不对称结构等流体动力学现象,这些过程与结构有助于矩形射流混合强化;把矩形射流混合技术应用到高总压COIL中,分析喷管超声速段射流混合流场、激波间断结构、增益介质分布特性,以及总压恢复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混合方式可以得到较高的总压恢复系数,但是,由于超声速流动中的射流轨迹诱导了斜激波间断结构或者气动喉道结构。通过适当调整射流位置和主副流的匹配压力,可以减弱这些流场结构的影响,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⑷对COIL新体系另一混合方案——主流无载气排气吸附COIL的混合喷管流场进行模拟,探讨相关参数特别是碘配额对增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这种射流混合技术,在适当碘配额条件下,可以得到合理的增益分布,高碘配额则造成局部负增益现象并引起载能浪费,低碘配额则阻碍COIL链式传能反应的顺利进行,增益区向下游偏移严重。
其他文献
本文就工程中常见的倒 T形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计算分析,研究了裂缝的形成原因,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温度控制与裂缝控制的措施,并进行了实际的工程应用
8世纪,一幅描绘西藏高原野生动物的古画上,就有雪人的画像.从画面看,当时雪人分布很广,东起中印、中缅边界,西至喀喇昆仑山脉,北到帕米尔高原,并一直延伸到今天的蒙古国境内.
跳层剪力墙结构是一种新型跳层结构。所谓“跳层”,就是指剪力墙(或桁架)的设置,沿高度每隔一层才设立。这样,在不设剪力墙(或桁架)的层,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每层剪力墙(或桁架)
本文提出了量化相似准数对于物理模拟结果影响程度的方法,并把该方法应用于水驱油、聚合物驱油以及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等物理模拟系统。本研究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   ⑴提出了
学位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配电网规划日益处于多变的决策环境中。面对不确定环境下有限的资源和高质量、不间断负荷需求增长的挑战,供电企业如何科学地完成配电网规划
外粘钢板加固法通过结构胶将钢板与混凝土连接成整体共同工作,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起到加固补强的作用,因而在工程实际中广泛应用。然而,结构胶在受外界紫外线辐射或处在环境潮
用具有一个无外力圆形边界的杂交应力元,分析具有圆形槽孔构件的应力分布时,在很稀疏的网格下,可提供远比一般位移元及一般杂交应力元准确的应力集中系数及孔边应力分布。因此,本
学位
离散元法是解决散体问题的重要数值方法。近年来,其应用领域又扩展到求解连续介质及连续介质向非连续介质转化的力学问题。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材料由弹性阶段到塑性阶段然后破坏
可控串联补偿是灵活交流输电技术的一种,它通过改变晶闸管的触发角来实现对TCSC阻抗的大范围平滑调节。TCSC物理模型能真实地反映实际系统的物理特性,同时又能模拟系统的各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传感器在功能、性能上不能满足要求日益增高的现代技术,因此,人们将微处理器技术和智能技术等应用于传感器,使传感器具有非线形自动校正、自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