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观幸福感对个体的现实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974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就明确提出“有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已有研究发现,低水平主观幸福感可使得大学生自杀现象增加(柳迎新,黄文倩,朱婉儿,2012)。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外部因素有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文化差异、婚姻质量等;内部因素主要有人格特质、应激水平、自尊、价值观等。在主观幸福感的多个影响因素中,人格特质中的完美主义对主观幸福感起重要作用,在完美主义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拒绝敏感性与自我价值感起了关键作用。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完美主义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探讨了拒绝敏感性与自我价值感在完美主义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包含担心错误、条理性、父母期望、个人标准和行动的疑虑5个维度)、生活满意度问卷、正负性情绪量表、自我价值感问卷(分为总体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特殊自我价值感3个维度)、拒绝敏感性问卷,对920名大学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如下:(1)主观幸福感水平在独生、性别、专业以及年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男生;理科专业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文科专业。(2)完美主义、拒绝敏感性、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两两显著相关。消极完美主义与拒绝敏感性、自我价值感、主观幸福感均呈显著负相关;积极完美主义与自我价值感、主观幸福感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拒绝敏感性显著负相关;拒绝敏感性与自我价值感、主观幸福感均呈显著负相关。(3)拒绝敏感性与自我价值感在完美主义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4)完美主义可以有效地预测主观幸福感,且完美主义通过拒绝敏感性与自我价值感的复合中介作用影响主观幸福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