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作了重大的历史变革,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于公允价值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无论是在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之间,还是在会计准则制定者与银行界及其监管机构之间,就已引起激烈的争论。我国在公允价值的运用上一直比较谨慎,此次重新启用公允价值概念虽然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一种表现,但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领域都有一定差距。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就是对于此次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引入,资本市场是否对其做出了显著的反应,检验财务报表中的公允价值信息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本文选取了2007-2009年3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检验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及其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与公司股票市场价值、股票收益率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首先,公允价值及其变动损益与公司股价、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公允价值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其次,盈亏分组研究表明盈利公司公允价值信息比亏损公司更具有价值相关性;再次,分行业研究表明各行业间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存在差异,对于之前文献研究最多的金融保险业,本文得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最后,稳健性检验通过加入控制变量和对模型因变量的替换,进一步表明公允价值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并且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结合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在最后,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提出了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