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错觉”到音响幻觉——析武满彻SPIRIT GARDEN的创作技法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uping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满彻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在西方作曲家争奇斗艳,各种风格、流派百家争鸣的20世纪,武满彻以他独特的音乐语言为自己、也为整个东方赢得了一席之地。《精灵之庭》(SPIRIT GARDEN)是武满彻最后一首管弦乐作品(不包括电影音乐),该作品也顺应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回归风潮。论文力图全方位的解析武满彻在SPIRIT GARDEN中所运用的音乐语言、手法,以此来窥探武满彻在西方乐界中独树一帜的东方情怀。论文以此曲的两大主要脉络:主题与插部为分割线,分别详细研究了主题与插部之间的材料运用、和声手法及配器织体等各个方面的异同,以此来学习武满彻的写作技巧,更想借此深入作品内部及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武满彻身上找到能为我们所运用,能把东方音乐真正推向西方、为西方乐界所接受和喜爱的风格及思想。在这一时期,武满彻对“视错觉”(Optical Illusion)的兴趣影响了他对此曲的创作:同样的一个物体在不同地点和环境下是大不相同的。正因如此,才产生了此曲第一大脉络:主题。大致相同的主题在不同段落,以不同节奏和配器出现,正应对了作者对“视错觉”的理解。此曲另一大“视错觉”就是第二大脉络中的十二音和声。同样的音列以不同的排列、配器出现,又配以让人能够立刻辨别的旋律片段,造成我们听觉上的“视错觉”效果,这就是变化与统一相结合所产生的魅力所在。而所有这些“视物”都来源于武满彻所喜爱的日式庭院,所以我们能看到旋律中包藏着浓烈的东方思想。此外,我们还能从此曲的和声中感受到感性与理性的交融;从武满彻在写作此曲时的思想与他所运用的西方传统管弦乐队中领悟到东方与西方的互动。在“主题与插部”这两条交互前进的线条中,武满彻做到了多因素的完美平衡和结合,这也是多数作曲家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从中,我们将获益颇多。
其他文献
本文对目前国内关于管弦乐持续音技法的研究情况,以及“管弦乐单音持续音”的概念、技法要点、作用及基本类型分别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对一些经典文献简短片断的分析,来观察该
陈其钢是20世纪中国文化大革命之后第一批77级作曲家之一,留学法国后,成为了作曲家梅西安大师的关门弟子。本论文以陈其钢《五行》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技法为研究对象,力图从音
对劳动技术教育涵义缺乏完整、统一、科学的界定,是理论上混乱和实践中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劳动技术教育涵义的逻辑分析和历史衍变的考察,试图对其作出富有时代意义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全部脑肿瘤的45~55%。目前,脑胶质瘤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综合治疗等,尽管近年来上述治疗措施
数字娱乐消费时代,游戏产品成为现代人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消闲活动,同时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国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桌面游戏(Board Game)
1959至1961年间,《刘三姐》的创编经历了彩调剧、歌舞剧和电影三个重要阶段。三个《刘三姐》虽形式不同,但剧情和音乐却是一脉相承且不断丰富的。彩调剧《刘三姐》第一方案作
随着民族器乐走向世界的发展趋势,传统的六孔竹笛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已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近些年来,竹笛的乐器改革也日渐频繁,出现了七孔笛、九孔笛、十孔笛、十一孔竹笛
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中,宋代画院在皇权的直接参与下规范、引导院画家及院体画的发展。画院的属性首先是一种文化制度,表现为画院的规模、体制、运作机制等方面,属于“硬件”因
众多城市大规模地下空间的开发,使得许多地铁隧道将建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复合地层之中,且地层的差异性大,对盾构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盾构能够适应在各种复合地层中施工、施工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利盖蒂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所创作的重要作品《钢琴协奏曲》,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以研究利盖蒂在八十年代后创作风格发生的变化。绪论概括介绍利盖蒂音乐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