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基本理论出发,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对现代性、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概念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一般性的界定和阐述。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西方现代性出现的问题,从而得出这样的启示:我们的现代性要从“学习型”向“反思型”转变,同时中国的现代性问题的解决要走自己的路。然后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我国现代性进行了历史考察,从现代性的启蒙到初步形成,进而阐述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对现代性认识的不断探索过程,认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反思现代性的必然结果。本文紧接着指出,对现代性问题的反思表明现在需要倡导一种既能促进中国社会转型、推动中国现代化发展,又能解决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的思想理念。这就要求我们的理论视野必须摆脱已有现代性理论的束缚,去探索新的理论思维,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正是这一要求的最好印证。因此,在对构建和谐社会对现代性创新的分析中,本文归纳和阐述了构建和谐社会丰富了现代性的内涵、扩展了现代性的维度、提升了现代性的价值、完善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以及形成了实现现代性的新模式。本文从这五个方面来说明构建和谐社会对现代性认识的创新,突出构建和谐社会开拓了现代性认识的新境界,从而对现代性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基于以上创新点的分析,本文进一步探讨构建和谐社会对现代性认识创新的当代意义。首先推动了现代化理论的创新。认识现代性有助于我们澄清关于现代化的理论迷雾,从而排除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构建和谐社会使我们对现代性认识到达了新的境界,这有助于我们认清中国的现代化及其规律,使我们的现代化研究实现新的飞跃;其次为新型现代性的建构指明了方向。随着现代化实践的逐步深入,我国的现代性暴露了许多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探究中国应该建构什么样的现代性?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最后推动了中国现代化又好又快地发展。决策层战略思想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微妙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和经济发展理念的重要变化。总之,如果没有现代性理论创新,就没有新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综上所述,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后,学术界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也很多。而本文从现代化的角度去分析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从现代性入手,以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关系等一系列现代化基本理论为指导,挖掘构建和谐社会与现代性的内在联系,研究构建和谐社会对现代性认识的创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这一创新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