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卫生组织将城市化视为“21世纪的主要公共健康挑战”。快速的城市化带来了新的健康问题,如何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环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肥胖和精神疾病开始蔓延,成为新时代的“瘟疫”,严重影响着人群健康。随着各学科研究的交叉及不断深入,发现科学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及空间规划对人群健康有积极的作用。人居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也逐渐被重视起来,城市公园绿地的健康价值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肯定。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环境中的自然斑块,调节城市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休闲和运动的场所,起到促进体力活动、缓解精神压力、促进社会交往等多重作用,能够促进城市居民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中对提高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感贡献较高的类型。但是,我国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传统的方法是依据规范中的指标划定城市公园绿地的规模,对其布局缺乏较为系统而科学的论证方法,在实际使用中不断反映出城市公园绿地覆盖率不高,与人群聚居区位置不匹配等空间布局问题,影响了城市公园绿地对人群服务的效率。本研究旨在以人群健康为视角,针对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问题,结合绿地与人群健康的相关研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城市公园绿地健康服务、和生态服务等方面对昆明市五华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进行评价,从而对五华区未来的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本研究以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城市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建立数据库,将城市公园绿地健康服务半径划分为0-400m,400-800m,800-1600m,1600m以外四个等级,从可达性的角度,采用网络分析法,对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分为最优服务区、次优服务区、一般服务区、缺少服务区,从而构建昆明市五华区城市公园绿地健康服务范围图。同时,通过氧气平衡方法对现有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服务能力进行评价,进而综合分析五华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是否合理并提出相应优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为:(1)昆明市五华区城市公园绿地健康服务覆盖范围欠佳,需进一步优化。对研究区内城市公园绿地评价统计分析可知:最优服务区占3.8km~2,服务居住小区65处;次优服务区占5.88km~2,服务居住小区100处;一般服务区占16.78km~2,服务居住小区206处;在缺少服务区范围内,仍存在有376处居住小区未被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覆盖。(2)通过昆明市五华区城市公园绿地健康服务居住小区统计个数可知,服务居住小区个数最多的为翠湖公园,其次为昆明动物园和莲花池公园。金碧公园、景星公园、篆塘法制公园和云瑞小游园的服务居住小区个数适中,眠山森林生态公园、西白沙河生态公园、西游洞风景区、昆明市郊野公园都没有服务任何居住小区,城市公园绿地资源为人群健康提供服务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3)对五华区居住小区可达城市公园绿地个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昆明市五华区747处居住小区中,有371处居住小区处于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范围之内,其余376处居住小区未处于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范围之内。黑林铺街道、丰宁街道及红云街道范围内,不能被城市公园绿地提供服务的居住小区数量较多,并且可达城市公园绿地数量基本为1至2个,城市公园绿地选择性较少。大观街道、护国街道、华山街道、龙翔街道内的居住小区可达城市公园绿地数量较多。(4)对五华区内每个街道的可步行道路密度、老年人人口密度进行测算,分析每个街道中老年人使用城市公园绿地的便捷程度。分析结果为:街道的可步行道路密度差异较大。可步行道路密度排名前四位的是:护国街道、大观街道、华山街道、丰宁街道。厂口街道、沙朗街道的可步行道路密度较差。老年人人口密度排名前四位的是:大观街道、华山街道、护国街道、龙翔街道。老年人人口密度较大的街道基本可步行道路密度较好。龙翔街道的老年人人口密度较大,但可步行的道路密度欠佳,需在未来建设过程中加强龙翔街道的步行道路建设,提高老年人访问城市公园绿地的便捷度。(5)通过氧气平衡法对昆明市五华区的城市公园绿地进行生态服务评价,得出研究区内城市公园绿地释氧量为138752.5 kg,根据人均需氧量测算出研究区域内总需氧量为577321.5kg,与城市公园绿地释氧量对比,氧气供应不足。根据不同的绿地覆盖类型进行估算,要达到研究区域内的氧气供需平衡,需要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区间为9.15km~2至31.87km~2。(6)本研究的评价结果与《昆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相比较,规划方案中布局的绿地与五华区居住小区可达城市公园绿地个数较少的区域一定程度上重叠,在完全没有可达城市公园个数的居住小区周围也有绿地的规划,规划方案中绿地布局较为合理。但以新增的规模测算,氧气供需依然不平衡,需进一步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