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后,京津冀区域的发展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京津冀协同发展屡次被提起都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发展。但这次被提起后,国家和京津冀各地已出台多项政策。国家这次下定决心发展京津冀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真的比单个省份发展要好吗?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主要借助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来进行分析。 本文基于产业分工理论阐述了在工业化进程中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从需求论、供给论到互动论、融合论的过程。利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从理论上构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互动理论机理。在实证方面,通过投入产出表计算出京津冀各省、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的中间需求率与中间投入率,进而分析出上述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细分行业的产业关联状况。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建立了联立方程模型,对北京、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京津冀地区此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要好于京津冀各省;长三角地区此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要好于京津冀地区,即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好于京津冀单个省份,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好于京津冀地区。在分析方法上,本文采用了对比分析法,通过京津冀区域与京津冀各省的比较得出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通过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比较能更清楚地看出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效应。研究表明:⑴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主要在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金融业等传统型生产性服务业,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主要体现在研究与试验发展业,信息传输等软件业以及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知识型服务业。⑵北京、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主要集中在电气及器材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等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上,天津、河北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主要在石油加工等加工业,化学工业等资源密集型制造业上。⑶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关系来看,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要好于单个省份的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需要市场发挥主体的作用。中间组织要充分发挥其在政府与市场间桥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