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bi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生机制复杂,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故对于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机制的研究始终是心血管病领域的热点。   [目的]:应用二维凝胶电泳、质谱鉴定等经典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探讨人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蛋白质表达图谱,比较不同类型斑块(脂纹性、纤维斑块性及粥样硬化性斑块)之间的差异蛋白质表达,筛选出与复杂性粥样硬化斑块相关的特异蛋白质,期望能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亦为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新思路。   [方法]:通过外科主动脉置换术获取不同类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简单斑块组(n=10)和复杂斑块组(n=10),并以正常内膜做为对照(n=9),采用二维凝胶电泳(2-DE)寻找差异蛋白质点,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出相应蛋白质,并以Westernblot验证。   [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粥样斑块组发现55个差异蛋白质点,涉及到细胞骨架蛋白、应激反应、信号传导和能量代谢等多种功能,共鉴定出19种37个差异蛋白质,上调蛋白质包括:(1)应激相关蛋白:热休克蛋白A8和血清淀粉样蛋白P成分A链,(2)信号传导蛋白: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β-1亚基(GNBP-β1)、智商主题和Sec7结构域1(IQSEC1)蛋白,(3)能量代谢相关蛋白:丙酮酸激酶M2亚型蛋白,(4)补体C4B和铁蛋白轻链;下调蛋白质包括:(1)角蛋白-1、凝溶胶蛋白-2亚型、微管蛋白α-A、微纤维关联蛋白-4,(2)心脏肌动蛋白和α1-肌动蛋白,(3)血红蛋白β链亚基,血清白蛋白-1亚型,(4)抗氧化损伤蛋白:PRDX3以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碳酸酐酶。Westernblot对凝溶胶蛋白、血清铁蛋白、热休克蛋白A8以及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β-1亚基(GNBP-p1)进行了验证。   [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骨架蛋白的改变、应激相关蛋白、信号传导蛋白及炎症反应蛋白的增强、能量代谢相关蛋白及抗氧化损伤蛋白的降低有关。   第二部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   [研究背景]:蛋自质组学成为后基因时代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血清具有取材简便、易于获得,应用价值高等优点,因此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研究疾病生化标志物的工具。   [目的]:进行正常人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表达谱检测,寻找与ACS相关的特异蛋白质,探讨其生物学功能,希望能为ACS防治提供新靶点。   [方法]:以正常人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为研究对象,应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质谱分析(2-DE-DIGE/MALDI-TOF-MS)技术,对20例UAP、20例AMI和120例正常人的血浆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并应用ELISA进行验证。   [结果]:经2DE-DIGE/MALDI-TOF-MS分析,发现14种22个差异蛋白质点发生了改变,涉及到急性期反应、炎症反应、细胞骨架、脂代谢和能量代谢等蛋白质。发生上调的蛋白质有:(1)急性期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2、20kDa铜篮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结合珠蛋白β链和α2链;(2)补体系统的C4和C6前体;以及(3)纤维蛋白β和纤维蛋白原γ。下调的蛋白有:(1)载脂蛋白A-Ⅰ、脂蛋白A-Ⅳ及脂蛋白A-Ⅳ前体,(2)转铁蛋白11kD、7kD,(3)转甲状腺素蛋白,(4)细胞骨架的凝溶胶蛋白、凝溶胶蛋白-1亚基、Myosin-11,以及(5)血红蛋白β链和11kDa亚基。ELISA验证显示ACS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表达升高,凝溶胶蛋白降低。   [结论]:急性期反应蛋白、补体系统及凝血相关蛋白的异常,载脂蛋白、细胞骨架蛋白的降低,能量代谢紊乱等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参与ACS的进展,凝溶胶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2等特异蛋白质点有可能成为ACS防治的新靶点,但尚需进一步研究来证实。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