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路旅客运输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是铁路生产运输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高速铁路动车组作为新兴的旅客运输方式,相较于其他出行方式,其速度、舒适度、安全性都占据了优势。动车组作为旅客运输的载体,是现代一项高新技术的大集成,动车基地和动车运用所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对其进行维护保养,当前各国对动车组的维修制度主要是在计划预防修的总体框架之下实施状态修,积极的开展换件修和集中修,根据不同部件特点,细分维修层次,使维修设施负荷尽量平衡。但是由于其作业性质的特殊性,多数检修工作都必须在检修基地开展,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动车组的运用效率。鉴于此,本文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动车组运用计划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动车组运用计划的本质和分类入手,对动车组运用方式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然后从动车组检修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现有的检修制度和检修方式,并对我国动车组修程修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检修机构的等级分类,分布原则以及我国现有各个检修基地的概况,对其分布进行了合理性评价。其次,本文着重探讨了高速铁路成网对动车组运用计划的影响,并分析了列车运行图,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检修基地和运用所的能力与布局、动车组的运用规则、动车组运用计划的编制方法等影响动车组运用效率的因素。再次,在我国现有检修制度的基础上,为提高动车组运用效率,结合我国检修基地的布局,提出了一种区域路网条件下的异地检修的动车组运用模式。针对异地检修,对其建立了相关的接续网络和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在模型中综合考虑了里程、时间、接续条件等相关约束条件,以车底的最小使用数量和最小的接续时间作为优化目标。最后,通过具体算例,以某一区域路网的高速铁路专线数据为背景,模拟成网条件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数据和模型进行分析,验证算法的有效性。通过计算发现,这一模型不仅有效且可行,可以在节省动车组使用数量方面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