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石油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沉积岩石学、地球物理测井学和油气成藏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采用室内和室外、地面与井下、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大一三亚段为主要研究层段,大一三亚段暗色页岩为主要研究对象,精细划分小层;根据研究区内沉积特征,将研究区内大一三亚段划分为三个沉积亚相;采用多种实验仪器针对页岩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合分析化验资料,研究大安寨段暗色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展布;在优选资源量估算方法的基础上,估算研究区大安寨段页岩油气资源量。研究表明:(1)四川盆地中部地区大安寨段地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大三、大一三和大一三个亚段,大一三亚段由上至下可细分为大一三a、大一三b以及大一三c三个小层,a小层厚度5m~20m,平面上南部与西北部厚度最大,整体上呈现由南东向北西逐渐减薄的特征,b小层厚度15m~25m,平面上高值区位于南部安岳—潼南—合川一带,并且呈现由南向北逐渐减薄的趋势,c小层厚度10m~30m,,在研究区南部与中北部厚度最大,西部与东北部厚度较薄,平面上整体呈现由南北向中间逐渐减薄,由东向西逐渐减薄的趋势。三个小层之间界限清楚,容易区分。(2)大安寨段暗色页岩发育与展布主要受沉积相因素控制,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主要为湖泊相,大一三亚段作为主要研究层段,主要发育半深湖亚相、浅湖亚相以及滨湖亚相三个亚相。大一三a小层主要发育半深湖亚相,大一三b小层半深湖亚相、浅湖亚相以及滨湖亚相均有发育,大一三c小层不发育半深湖亚相,只发育浅湖亚相和滨湖亚相。(3)大安寨段页岩储层主要以脆性矿物为主,与北部元坝地区、东部涪陵地区大安寨段以及海相地层龙马溪组相比,组成情况相似;页岩储集空间有机孔隙和无机孔隙并存,孔—渗性能较差,是典型的致密储层;从页岩孔径分布上来看,核磁共振测试分析显示以介孔为主,氮气吸附测试显示孔径分布50纳米~100纳米区间,但二者测试结果均显示孔径分布情况与四川盆地东部涪陵地区大安寨段页岩相似,优于海相地层龙马溪组页岩。(4)四川盆地中部地区大一三亚段暗色页岩平均厚度35米,大一三a小层平均厚度15米,b小层平均厚度10米,c小层平均厚度10米,从有机地球化学条件的角度出发,结合沉积相的分析,半深湖亚相烃源条件最优,浅湖亚相次之,滨湖亚相较差,从纵向上的层位分析,大一三a小层与b小层烃源条件最优,c小层较差;研究区内烃源岩有机质主要为Ⅱ型有机质,大一三a小层与b小层均为优质烃源岩,c小层为中等烃源岩;研究区东北部龙岗地区和西北部秋林地区在有机质成熟度上较高,整体上呈现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5)四川盆地中部地区研究区内页岩油气资源量丰富,通过有机质热模拟参数法估算页岩油和气的资源量,页岩油最大值为64.07万吨,最小值为32.03万吨,页岩气最大值为3.99万亿方,最小值1.99万亿方;通过热解法估算了页岩油资源量,数值为68.83万吨;并且通过氯仿沥青“A”法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了页岩油资源量的补充估算,结果为97.6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