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在针对全体公民的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中,还是针对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中,科学素养都是一个涉及到目标确定、内容规划和评价监测的重要概念。两个领域的众多研究人员和实践工作者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多角度的阐述,使得这一概念的涵义非常模糊,成为一个定义不良、缺乏学术价值的概念。
科学素养的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是两个领域共同关注的话题。由于科学素养概念的含混不清,一直没有形成结构良好的评价指标,对影响因素也缺乏系统的梳理。针对这一状况,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开展了探索性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在追踪科学素养探索历程的基础上,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视角出发,构建了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二维结构模型,从基础科学素养、实用科学素养、文化科学素养三个层面,将科学素养分为9个要素。以这一模型为参考框架,本文对公民科学素养和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了比较分析,理清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创建了中小学生科学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参照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所关注的影响因素,将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因素分为群体因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学习科学的途径四个方面,并系统梳理了各影响因素与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关系模式。
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根据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体系,编制了背景调查问卷和测试量表,对北京市中小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得到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平均指数,绘制了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素养路径图,并对改进北京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