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外企激励机制的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e_y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这与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外资,吸引跨国企业来华直接投资有着密切的关系。外商在华的投资额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并且连续多年位于发展中国家首位。外资已经成为中国飞速发展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外商在华投资建立公司的同时也将先进的公司治理模式、管理方式、以及高效的激励机制带到了中国。在华外企在中国的很多行业,例如:快速消费品行业、汽车行业、家电行业等都表现出了较高的竞争水平。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大部分在华外企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这与其拥有一整套的高效的激励机制是分不开的。同时,也有一些外企由于没有能够克服跨国经营所面临的文化差异、语言差异等,使得企业的激励失效从而造成大量的损失。高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为企业吸引并保留住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高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够充分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不当的激励会导致企业员工频繁跳槽,从而大大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积极研究在华跨国外企的激励机制,能够对中国企业的发展、防止人才大量外流、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起到积极的借鉴意义。另外,在华外企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是跨国家、跨民族的。由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容易造成管理问题、原有的激励机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等问题,因此积极研究在华外企的激励机制,对其本身在中国的发展也能够起到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从目前在华外企的现状入手,认真分析了研究在华外企激励机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而确定研究问题。首先对本研究所涉及到的在华外企、跨国公司治理以及激励机制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本研究所要使用到的理论工具:公司治理、激励机制、委托-代理、股权激励等核心理论进行了理论回顾。随后对在华外企的丰富多样的激励机制进行了介绍,其中着重研究了在华外企的股权激励,分析了在华外企实行股权激励的必要性以及股权激励的激励效应。利用了委托-代理、股权激励等理论原理对在华外企的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最后,介绍并分析了两个在华外企—领先大都克以及图尔克的实际案例。此外本研究还创造性的提出了均衡激励机制模型,对模型中所涉及到的核心概念作了定义,并且详细说明了均衡激励模型的含义。指出企业在设计其激励机制的时候需要同时考虑激励的效率以及激励的公平性,并围绕个人或者团体的激励重心对其设计整套的激励,力求兼顾员工各方面的需求并且突出重点。  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讨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在华外企的激励机制以及现实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总结。论证了合理的激励机制对企业的快速发展、稳定经营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企业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起到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有各类残疾人8300多万,涉及2.6亿家庭人口。黑龙江省有各类残疾人218.9万人,占我省总人口的5.7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2020
近年来,黑龙江垦区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并已形成相当规模,目前垦区有2400多家中小企业,2007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4.4亿元、销售收入151亿元、纯利润7.7亿元,从业人员达7.6万人,分别占垦区工业的79%、55%、82%和79.6%。垦区中小企业在推动垦区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加快技术进步等方面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资金保障需要
水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自1985年起我国水泥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生产集中度和劳动生产率均较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加快推进水泥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从粗放型经济转变为知识型经济,所以对于知识型人才的需求也是随之提升。中公教育黑龙江分校是一家大型的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内部绝大多数员工是知识型员工。作为职业培训教育机构一个企重要组成部分,是讲师丰富的知识内涵,这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更是企业在市场上立足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提高自己的企业价值,如何获得更好的发展,这都要取决于企业内部讲师的实力,所以对企业内部师资的培训任务就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