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模型无损水印与完整性认证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当今时代的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作为一种能在海量数据中获取知识和处理信息的技术,深度学习因其优秀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作为深度学习技术实现的重要载体,深度学习模型本身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与商业价值,也因此面临着盗版和篡改等一系列安全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潜在的威胁,大量深度学习模型的保护策略应运而生,其中模型水印技术作为一种主动的保护方法,通过将特殊的水印信息嵌入模型,实现版权保护或完整性认证的功能。然而,这些水印信息的嵌入虽然对模型的性能影响较小,但仍会永久地修改模型参数,破坏模型的完整性,不能满足模型完整性认证应用的需求。此外,现有的模型水印方法难以定位模型的篡改区域,更无法修复被篡改的关键参数。因此,设计不损坏模型参数的模型无损水印方法,并构建包含模型篡改定位和修复功能的完整性认证方案已成为当前研究的迫切需求。根据模型使用者能否获取模型内部结构和参数信息,当前深度学习应用主要分为白盒模型和黑盒模型两种场景。为了在不同场景下实现深度学习模型完整性认证方案,本文提出两种不同的无损水印方法:针对内部信息可以被完全获取的白盒模型,本文提出一种可逆水印方法,使模型使用者在完全重构模型参数的同时根据提取的水印信息实现完整性认证、篡改定位和修复功能;针对内部信息无法被获取,只能通过远程访问的黑盒模型,本文在不修改模型参数的情况下提出一种无修改水印方法,使模型使用者仅通过输入输出数据实现模型的完整性认证。此外,为了应对攻击者和不可靠存储平台对模型的篡改攻击,本文通过结合两种无损水印方法和完整性认证方案,设计共享模型的完整性认证策略,以保护深度学习模型的数据安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概括为:1、提出一种白盒模型可逆水印方法本文提出一种白盒模型可逆水印方法,通过设计参数重要性衡量标准和数据处理策略,构建水印嵌入载体,利用可逆信息隐藏技术实现模型可逆水印的嵌入与提取,克服已有方法永久修改模型参数的局限性,使模型使用者在提取水印信息的同时能完全重构模型参数。此外,本文还提出两种白盒模型可逆水印的提升方案,通过改进参数重要性衡量指标并增加参数分块操作,进一步提高模型可逆水印的嵌入容量,降低水印嵌入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白盒模型可逆水印具有脆弱性,方法具备严格的可逆性,水印的嵌入对模型性能影响极小,模型使用者在提取出水印信息后能够完全重构模型参数,有效地保留模型的完整性。2、提出一种基于可逆水印的白盒模型完整性认证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可逆水印的白盒模型完整性认证方法,通过结合可逆水印保留模型完整性的优势,分别实现白盒模型整体完整性认证和局部完整性认证,包括篡改检测、篡改定位和篡改修复的功能。在整体完整性认证中,模型持有者利用可逆水印的方法将包含模型整体特征的水印信息嵌入模型参数中,模型使用者通过比较提取的水印信息与重构模型生成的特征信息实现模型整体的完整性认证;在局部完整性认证中,模型持有者通过将模型参数分块并构建块映射序列,依次嵌入恢复水印和认证水印,使模型使用者通过提取的水印信息定位篡改区域,修复篡改参数。此外,本文结合不同限制条件下攻击者对模型参数篡改策略的差异,讨论不同攻击场景下的篡改参数修复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类完整性认证方法都能准确地检测出攻击者对模型参数的篡改,局部完整性认证方法还可以定位篡改区域,并有效地修复篡改参数。3、提出一种黑盒模型的无修改水印方法与完整性认证方法本文提出一种黑盒模型的无修改水印方法与完整性认证方法,通过迭代构造一组紧贴模型决策边界的输入数据,并利用特定的编码算法编码输出结果,表征无修改水印信息,使模型使用者在无法修改和重构模型参数的情况下提取水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黑盒模型完整性认证方法,使模型使用者在只能远程访问模型的情况下,通过将预先共享的数据输入模型,提取水印信息,实现模型的完整性认证。实验结果表明,生成的无修改水印能够有效刻画决策边界信息,黑盒模型的整体完整性认证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出攻击者对模型的篡改行为,进一步扩展模型完整性认证的应用场景。4、提出一种共享模型的完整性认证方案本文提出一种共享模型的完整性认证方案,通过结合可逆水印与无修改水印方法,针对共享模型分别设计使用者在远程访问模型和本地下载模型两种情况下的完整性认证策略。该方法能够应对潜在攻击者篡改模型参数和不可靠存储平台篡改模型参数两种攻击行为,并为模型持有者和存储平台提供篡改行为的预警提示,降低共享模型的使用风险,保护模型在共享与传递过程中的完整性。实验结果表明,共享模型的完整性认证方案能够在较低的时间代价下,有效地检测出攻击者的篡改行为,保护深度学习模型的数据安全。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量与日俱增,与之俱来的是化石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不可避免且迫切需要解决。因此,对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探索成为全球科研工作者工作的焦点。然而,由于可再生能源供应不稳定,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基于此,开发一种有利于实现稳定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储存系统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功能材料在利用可再生能源方面拥有巨大的开发和
学位
煤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煤炭消费占比急剧上升。煤矿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矿井通风系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该通风系统产生的矿井回风一年四季不间断且风量巨大,部分矿井的回风温度维持在15℃以上。近年来国家积极鼓励终端用能多能互补和综合梯级利用,如何利用矿井回风热量一直是从事煤炭能源环保领域相关学者致力于研究的热点,其中喷淋换热热回收-热泵供热技术是矿井回风余热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针对该换热方式开
学位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高参数运行需要优化控制等离子体电流密度剖面、电子密度剖面及温度剖面等。这些参数均有相应诊断可以给出分布,如电流密度可用电磁测量、运动斯塔克效应等;电子密度可用偏振干涉仪、汤姆逊散射等。部分积分诊断还需要结合磁面测量才可以获得精确的剖面分布。相较于基于复杂物理模型的传统等离子体剖面重建算法而言,贝叶斯推断的等离子体剖面重建以概率统计的方式决定待求剖面的条件概率,给出基于拟合诊断测量数
学位
氨基醇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以及药物分子中,是一类非常具有合成价值的化合物。对于氨基醇类化合物的合成,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环氧醇或氮杂环丙烷醇的亲核开环反应。此类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原料及催化剂廉价且简单易得等优点,对于有机合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为三个部分来介绍路易斯酸催化的环氧醇和氮杂环丙烷醇的开环反应。第一部分:硼酸催化3,4-环氧醇的区域选择性胺解反应在本部分工作中,我们
学位
现代社会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人们对于计算资源、计算能力的需求永无止境,但随着芯片加工尺寸接近原子量级,量子效应显现,晶体管电路逐渐接近性能极限,基于半导体产业的经典计算机计算瓶颈愈发显现,人们迫切需要探索新的计算方式。量子计算是一种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调控信息单元从而完成计算任务的新型计算模式,其借助量子体系中的态叠加和纠缠特性可以实现并行计算,在特定的计算问题上,能够突破经典信息系统的计算极限,产生指
学位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视频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给存储和传输造成巨大压力,因此迫切需要对视频进行更高效的压缩。视频数据中主要为时间冗余,帧间预测是去除时间冗余的核心工具。因此,如何高效地进行帧间预测是提升视频编码效率的关键。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帧间预测技术取得显著进步,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传统帧间预测的发展也逐渐遇到性能瓶颈,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传统帧间预测模块是手工设计和优化的,预测能力有限;
学位
金刚石中的氮-空位色心(Nitrogen-vacancy Center,NV)在室温大气下有优异的相干性质,可通过激光实现量子态的初始化和读出,是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中非常优良的量子体系之一。作为一种量子磁传感器,NV色心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迄今已实现了单个电子自旋和核自旋的纳米磁共振探测。在过去的十年里,基于NV色心磁测量的应用研究已经扩展到生物、医药、凝聚态等多个领域。当前对NV色
学位
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如何赋予计算机类人智能的学科,涵盖图像处理、语音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多项技术,其中自然语言处理架起了人类与机器之间语言沟通的桥梁。为了方便人类与机器进行自然且沉浸式的语言交互,科学家们致力于构建诸如 Apple Siri、Google Now、Microsoft Cortana 和 Amazon Alexa 等智能对话系统或社交聊天机器人,这也是人工智能领域长期关注的关键任务之一
学位
行人重识别旨在从多个摄像机拍摄的数据中正确匹配感兴趣的行人,其在智能安防、智慧交通以及智能警务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近些年随着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设备的性能提升,行人重识别研究取得了瞩目的进展。然而,行人重识别面对的监控场景是复杂多样的,遮挡、模糊、背景和衣着变化等因素会给现有方法带来很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复杂环境,提升行人重识别系统的鲁棒性和区分力,本文从多线索信息融合的角度出发,在时空
学位
固体壁面上的接触线运动和气—液界面演化在自然界及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移动接触线的奇异性、界面的多尺度性和几何奇异性结构是界面动力学研究中的巨大难题。考虑接触线模型的润滑理论,是研究界面问题的重要理论方法,但在处理复杂界面时仍存在挑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基于长波近似,在多个气—液界面问题中推广了润滑理论,并研究了相应的界面特征和接触线行为,主要工作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