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点带石斑鱼发育过程、初孵仔鱼的饵料选择及仔鱼阶段海水盐度,温度等其他条件对其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带卵褶皱臂尾轮虫为初孵仔鱼的饵料是可行的。育苗的成活率与温度、盐度、水质和饵料等因素关系密切。根据点带石斑鱼胚后发育过程中卵黄囊的消失、鳍的形成、鳞片的出现等形态特征变化,将点带石斑鱼的胚后发育划分为仔鱼期(含卵黄囊期仔鱼和后期仔鱼)、稚鱼期、幼鱼期,并对各个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初步研究了点带石斑鱼幼鱼饵料最适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投喂蛋白含量为42%的饵料时幼鱼的成活率为最高,且饵料系数较低。而投喂较高或者较低蛋白含量的饵料都会降低成活率和增重率。
论文还从DNA损伤的角度研究了点带石斑鱼幼鱼在酸碱应激状态下的适应性机制和生理反应,揭示其体内抗氧化系统的调节过程。研究结果显示:酸碱急性应激条件下,点带石斑鱼幼鱼呼吸爆发强度和DNA损伤、脂质过氧化和总抗氧化能力都会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而在碱性条件下丙二醛(MDA)含量则在36h达到最高;过氧化氢酶(CAT)在应激条件下6h降到最低,随后慢慢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