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阻燃覆盖胶的研究,是根据煤碳部颁发的《MT830--1999》标准进行的.它预示着阻燃输送带将由它带领走入一个新的阶段.在阻燃覆盖胶的研究中分别进行了高聚物共混体系(聚氯乙烯、氯丁胶、丁腈胶使用比例)、聚氯乙烯增塑剂体系、阻燃剂体系、抗静电剂体系的选择等多项实验.高聚物共混体系的选用原则是以聚氯乙烯为主体,通过加入橡胶组份改善高聚物体系的弹性,出于对覆盖胶阻燃性问题的考虑,我们首先想到了氯丁胶的使用.为了提高聚氯乙烯与氯丁胶的相容性,引入了第三种高聚物-丁腈胶.丁腈胶与聚氯乙烯、氯丁胶都有良好的相容性,为此确定了丁腈胶在体系中的位置.为了在加工过程中使聚氯乙烯与丁腈胶、氯丁胶很好的混合,并达到良好的相容性,在工艺上对聚氯乙烯进行预膨润<[1]>.适合于聚氯乙烯的增塑剂有许多种,通过对这些增塑剂各种性能的分析,结合阻燃覆盖胶用于井下产品的特点,确定了具有优秀增塑性能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与既有阻燃性能又有增塑性能的磷酸三甲苯酯(TCP)共同作为聚氯乙烯的增塑剂.阻燃覆盖胶对表面的抗静电性能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这里采用的是由碳黑在体系中组成一排泄静电核的通道,使静电核不会在带体表面停留.经过试验确定了用乙炔碳黑、中超碳黑并用来解决体系的导电问题,从而消除了静电隐患.阻燃剂体系的选择是覆盖胶配方中最为关键的工作,在高聚物体系确定之后,以《MT830--1999》的规定为检验标准,最终确定了不同阻燃剂的用量为:氢氧化铝40份;氢氧化镁20份;硼酸锌15份;聚磷酸铵9份;三氧化二锑3份;氯化石蜡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