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输送带阻燃覆盖胶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8232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阻燃覆盖胶的研究,是根据煤碳部颁发的《MT830--1999》标准进行的.它预示着阻燃输送带将由它带领走入一个新的阶段.在阻燃覆盖胶的研究中分别进行了高聚物共混体系(聚氯乙烯、氯丁胶、丁腈胶使用比例)、聚氯乙烯增塑剂体系、阻燃剂体系、抗静电剂体系的选择等多项实验.高聚物共混体系的选用原则是以聚氯乙烯为主体,通过加入橡胶组份改善高聚物体系的弹性,出于对覆盖胶阻燃性问题的考虑,我们首先想到了氯丁胶的使用.为了提高聚氯乙烯与氯丁胶的相容性,引入了第三种高聚物-丁腈胶.丁腈胶与聚氯乙烯、氯丁胶都有良好的相容性,为此确定了丁腈胶在体系中的位置.为了在加工过程中使聚氯乙烯与丁腈胶、氯丁胶很好的混合,并达到良好的相容性,在工艺上对聚氯乙烯进行预膨润<[1]>.适合于聚氯乙烯的增塑剂有许多种,通过对这些增塑剂各种性能的分析,结合阻燃覆盖胶用于井下产品的特点,确定了具有优秀增塑性能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与既有阻燃性能又有增塑性能的磷酸三甲苯酯(TCP)共同作为聚氯乙烯的增塑剂.阻燃覆盖胶对表面的抗静电性能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这里采用的是由碳黑在体系中组成一排泄静电核的通道,使静电核不会在带体表面停留.经过试验确定了用乙炔碳黑、中超碳黑并用来解决体系的导电问题,从而消除了静电隐患.阻燃剂体系的选择是覆盖胶配方中最为关键的工作,在高聚物体系确定之后,以《MT830--1999》的规定为检验标准,最终确定了不同阻燃剂的用量为:氢氧化铝40份;氢氧化镁20份;硼酸锌15份;聚磷酸铵9份;三氧化二锑3份;氯化石蜡6份.
其他文献
该文对松叶蜂性信息素前体化合物--3,7-二甲基-2-十五碳醇和3,7-二甲基-2-十三碳醇的全合成进行了研究,重点对3,7-二甲基-2-十三碳醇的全合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对3,7-二甲
众所周知,雌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方式主要通过与胞内雌激素受体(ER)结合,调节基因的转录。经典的雌激素受体主要有ERα和ERβ两类。前者包含三个成员,分别
该研究试图通过醋酸纤维素(CA)、CA/聚乙烯醇缩本醛(PVB)共混膜、CA/丙烯酸及其酯类共聚物(AA-co-MMA)共混膜、以及CA等离子体改性膜用于C醚化产物中少量甲醇脱除的研究,试图
该文对两种重要的氨基酸:对羟基苯甘氨酸,S-异丝氨酸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对以乙醛酸,苯酚,氨基磺酸为原料的合成对羟基苯甘氨酸的路线进行了优化,以乙醛酸计,总收率达83﹪.对以天
脂肪酮是具有羧基官能团碳原子连接成开链的系列有机化合物,它们是医药、染抖、农药、有机化工的重要的中间体和有机溶剂.该文重点研究酸—酸法合成甲基异丙基酮的催化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