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探讨类风湿患者不同证型之间是否有不同的腕关节磁共振表现,揭示某一磁共振表现在不同中医证型之间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为中医临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客观、量化的依据。 研究方法: 选取深圳市中医院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85例(男20例,女65例),所有患者临床上已经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并且患者受累关节为双手腕关节。并严格按中医证型分类,分为风寒湿痹27例、风湿热痹24例、痰瘀痹阻14例、肝肾亏虚20例等四类共计85例。诊断标准采用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 RA诊断标准或2009年ACR/EULAR最新发布的RA分类标准和评分系统。利用PHILIPS Achieva Intera1.5T,梯度场强33mT、梯度切换率为100mT/ms的超导型核磁共振扫描仪,采用腕关节柔性线圈,对患者腕关节进行扫描。扫描图像由两位副主任医师独立阅片,意见不一致者由上级医师共同讨论决定,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滑膜(炎)增厚、骨质侵蚀、骨髓水肿和关节积液。观察结果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分析,对组内和组间数据分别进行比较,得出预期结果。 研究结果: 中医证型之间男女比例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265>0.05;中医证型与年龄,得出风寒湿型和风湿热型与痰瘀痹阻型和肝肾亏虚型之间的年龄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中医证型与滑膜(炎)增厚:85例病人共发现68例(80.0%)有滑膜增厚,其中0级滑膜增厚共17例(20.0%)、1级滑膜增厚共29例(34.1%)、2级滑膜增厚共28例(32.9%)、3级滑膜增厚共11例(12.9%),P=0.004﹤0.05,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型与骨质侵蚀:85例患者中MRI共发现66例(77.6%)患者中出现骨质侵蚀,其中风寒湿型19例(70.4%),风湿热型16例(66.7%),痰瘀痹阻型13例(92.9%),肝肾亏虚型18例(90.0%),P=0.001﹤0.05,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型与骨髓水肿:85例患者中MRI共发现67例(78.8%)患者中出现骨髓水肿,其中风寒湿型19例(70.4%),风湿热型22例(91.7%),痰瘀痹阻型12例(85.7%),肝肾亏虚型14例(70.0%),P=0.003﹤0.05,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型与关节积液:85例患者中MRI共发现57例(67.1%)患者中出现关节积液,其中风寒湿型18例(66.7%),风湿热型20例(90.9%),痰瘀痹阻型8例(57.1%),肝肾亏虚型11例(55.0%),P=0.169>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滑膜增厚、骨质侵蚀、骨髓水肿等MRI表现与中医痹症的四个证型存在肯定的关系,其内容可以成为中医临床辨证诊断的微观、量化指标和重要依据,并可作为中医辨证微观化、客观化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