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而非—小议凯特·肖邦女性形象创作的模糊观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特·肖邦是十九世纪末期著名的美国女作家。她一生中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和三部小说集。很多评论家一致认为肖邦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模棱两可。肖邦堪称塑造人物的天才。她在作品中成功塑造了很多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但总体而言,根据她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故事,这些女性人物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的女性形象:传统的贤妻良母和觉醒的新型女性形象。 贤妻良母拥有温柔、挚爱和无私的母性。她们是维多利亚时期人们所崇拜的女性形象,也是男权社会下多数女性必须扮演的角色。当女权运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时候,很多女性渐渐觉醒为自己应得的权利而斗争。 觉醒的新女性形象是伴随女权运动诞生的,她们的出现对男权社会是一个打击。新女性形象勇于走出婚姻家庭的束缚,勇于追求自我和独立的事业,勇于追求自由的爱情和性解放。本文摘取了肖邦的小说及十个短篇故事中的女性人物,进行了详细分析,透过文本描述的模糊性来分析作者肖邦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的模糊观点。 本文重点分析凯特·肖邦的代表作《觉醒》以及三部短篇小说集《牛轭湖的乡亲》、《阿卡迪亚之夜》和《一种职业和一个声音》,进一步证明男权是怎样在这些故事中一步步体现出来的,怎样受到批评以及怎样逐步受到女性觉醒和反抗的挑战的。肖邦将传统的女性形象和觉醒的新型女性形象做出鲜明对比。但是,作者的重点放在如何展现女性形象觉醒及反抗男权的斗争上。 肖邦的作品因涉及女性意识和性意识等在当时传统价值观中很敏感的问题而遭到广泛地非议。半个世纪以后,评论界对肖邦的作品进行了重新认识和评价。作为一位女性文学的先驱,其作品主题和在美国文学中的历史地位随着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的掀起而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肖邦很关注女性内心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但是,肖邦并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方案来解决妇女问题。 肖邦的作品体现了女权思想,受到广大女权主义者的青睐。受到当时妇女运动和女权主义者的影响,肖邦大胆创作了独立追求自由、爱情和事业,并且勇于实现自我的新型女性形象。肖邦为社会上的广大女性提供了人物典型和模仿对象。然而,肖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表现了女性在以家庭为生活中心的传统要求与其渴望实现自我的个人追求之间的内在矛盾,这种矛盾成为肖邦创作的主题。必须指出的是,肖邦在任何一个故事中,并没有为女性解决她们的困惑和问题提出一个可行性方案。 本文的引言部分简单介绍了肖邦的生平及其作品。 本文主要包括四章。第一章主要综合描述肖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并且将这些女性形象总体上分为两类:完美的贤妻良母和觉醒的新型女性形象。每一小节分别举例描写了相应类型的女性形象的故事。例如《懊悔》中的玛穆泽尔·奥里莉,《圣牛轭湖的一位女士》中的蒂莉斯勒夫人以及《觉醒》中的阿黛尔·拉蒂格诺尔夫人。这三位女性或多或少的具备贤妻良母的特点。根据觉醒的新型女性形象的特点,觉醒的女性形象又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追求精神独立和经济独立的职业女性形象。例如,《觉醒》中的钢琴家莱斯小姐和《智胜神明》中的波拉小姐都具备职业女性形象的特点。第二种是反抗婚姻束缚的女性形象,例如《爱森内斯》中的爱森内斯小姐和《觉醒》中的埃德娜。第三种是追求自我的女性形象,例如《一个争论之点》中的爱丽诺·盖尔小姐,《一双长统丝袜》中的萨默斯太太,《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马拉德夫人以及《觉醒》中的埃德娜。第四种是性意识觉醒的女性形象,例如《一件不体面的事》中的米尔卓德·奥马小姐,《可敬的夫人》中的巴罗达夫人,《暴风雨》中的克里克斯塔以及《觉醒》中的埃德娜。第二、三章分别讨论了肖邦对自己塑造的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的模糊观点,论述的重点在于分析肖邦的模糊观点是如何体现在刻画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上。由于受到男权社会的限制,肖邦对两种女性形象的描述都体现出矛盾性的观点。肖邦崇拜传统的贤妻良母形象,但是同时又为她们的生活方式和个人追求感到悲哀并且若明若暗地批评她们。肖邦赞赏大胆追求自我和独立的觉醒的新型女性形象,并且支持她们冲动的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但是,肖邦也意识到她们对绝对独立的自由和爱情的追求带给她们很多麻烦和不幸。所以,肖邦对觉醒的新型女性形象也持有矛盾的观点。肖邦虽然创作了追求妇女解放的女性形象,但是,她本人也深刻意识到由于传统男权的压迫,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觉醒和追求注定是失败的。她找不到解决妇女问题的出路,因此肖邦对两种类型的女性形象保持模棱两可的观点。 第四章主要分析了肖邦创作女性形象模糊观点的影响因素。可能现实中有很多因素存在并且影响了肖邦的写作。本文主要分析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一方面是维多利亚时期的男权社会背景限制了肖邦的创作观念,另外一方面是女权运动的发展和女性的自由政治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肖邦的思想。但是,男权根深蒂固的思想和妇女运动的不彻底性,导致肖邦在作品中对两种女性形象的描述表现出模棱两可的观点。第二个因素是肖邦本身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经历。肖邦的家庭背景是肖邦关注女性形象的前提条件。她作品中的独立女性形象和寡妇的生活故事都来源于她的单亲母性家庭。同时,肖邦自己的婚姻生活经历也给她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影响了她的创作观念。 最后,本文得出结论,肖邦探讨了十九世纪末期社会中存在的妇女问题,揭示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是家庭的牺牲品,丈夫性剥削的对象,家庭劳动的奴隶,以及生孩子的机器。肖邦对这些传统的贤妻良母形象既表示同情又表示讽刺。通过仔细阅读肖邦的作品并且对其进行文本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肖邦对传统的女性价值观进行了反思。肖邦笔下的觉醒的新型女性形象勇于反抗男权统治。她们有的反抗婚姻束缚,有的追求独立事业,有的追求自我,有的追求性解放。这些新型的女性形象都或多或少的实现了追求目标,但是最终难以逃脱男权社会的束缚。受当时维多利亚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影响,肖邦本人也无法找到解决妇女问题的出路。因此,肖邦在作品中对以上两种女性形象的描述都表现出模棱两可的观点。 肖邦对女性形象持有模糊观点的原因从文本的空白处和字里行间看得出来,世界妇女运动的兴起和女性觉醒为肖邦提供了宽阔的土壤和水分。但是,男权社会的压抑束缚了肖邦的思想和行动,不敢彻底放开,所以她的作品中流露出半解放半压抑的思想和心态。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文本角度挖掘肖邦女性形象创作的模糊观点。本文详细分析了肖邦笔下的两种不同的女性形象的优缺点,并且指出无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女性角色,各有利弊。 本文的意义在于为现代社会女性提供一个追求自我角色的参考。因为现代社会女性也会像肖邦笔下的女性形象一样在给自身定位的时候,会处于迷茫和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就像哈姆莱特一样面临抉择,生存还是死亡一这是个问题。本文指出现代女性角色的选择关键在于自己如何把握自身特点及处境,并且建议现代女性既要拥有幸福的爱情和婚姻生活又要拥有自己独立的工作。
其他文献
目前,工民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质量通病就是混凝土结构裂缝,这种裂缝产生后就会给工民建的整体质量与使用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要具体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通过合理的技
体系结构是系统工艺设计的基础。一个良好的体系结构有利于顺利和有序地进行工艺设计开发工作。本文重点介绍了集成化环境下基于范例的综合式 CAPP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体系结构
将特征技术引入夹具设计 ,提出基于加工特征的、面向夹具设计的工艺模型和基于装夹特征的装夹模型 ,介绍了基于实例与基于规则推理相混合的装夹模型提取方法和装夹元件的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在城市化建设中占据主要地位,由于高层建筑能够有效的节约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满足人们的更多的商业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随着国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快,因此与城市化进程紧密相关的一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获得了飞速发展。但是当前在我国的工民建施工过程中
近年来,我国在公路隧道施工技术上总结了很多实践经验和技术方法,针对不同的地质运用有效的施工方法,同时结合隧道工程中的防排水设计,保证了公路隧道的安全施工,意义重大。文章主
应急救灾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针对当前应急救灾系统被困人员定位性能差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光纤传感器的应急救灾系统。首先介绍当前应急救灾系统的研究现状,并采用
玛克辛·洪·金斯顿(又名汤亭亭)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卓著的华裔美国作家之一,她通常被认为是将华裔美国文学引入美国主流文学的领军人物。通过《女勇士》(1976)、《中国佬》(1
建筑工程的发展促进了质量管理工作,然而,人们对新工艺的仍停留在起步阶段,因此没能使它充分发挥作用,所以,要不断加强基础施工技术,才能使各项新技术功能发挥出来。文章笔者对建筑
珍妮特·温特森是当代英国知名作家,她以独特的写作策略和对后现代问题的关注而驰名文坛。她的第八部长篇小说《守望灯塔》是一部后现代主义作品,也因此受到文学批评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