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研究已有长达上千年的历史。传统理论把隐喻看作是一种修辞格或修辞手段,并且通常与诗歌或修辞学相关。有关隐喻本质主要有三种理论:比较论、替代论和相互作用论。20世纪80年代,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自此,隐喻研究进入了新的认知时代。隐喻是人类概念系统中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隐喻表达是源域到目标域映射的表层表现。隐喻被认为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为之后的隐喻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提供了更具前景的研究工具。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新闻中出现了大量隐喻表达,这种现象引起了许多语言学家的关注。许多前辈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领域中概念隐喻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研究借鉴前人丰硕的研究成果,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英语经济新闻标题中的概念隐喻。本研究将《中国日报》作为主要的语料来源,随机收集了2010年6月至10月有关经济的1478条新闻标题。按源域对它们进行分类,并找出其中的概念隐喻。本文主要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试图找出英语经济新闻标题中几种典型的概念隐喻并且阐述陌生且抽象的经济术语是如何用熟知且具体的概念来描述的。研究结果表明:概念隐喻广泛存在于英语经济新闻标题中,这进一步证实了隐喻的普遍性理论。人们主要通过十种常见的概念隐喻来理解和阐述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这十种概念隐喻分别为:有机体隐喻、容器隐喻、水隐喻、建筑物隐喻、机器隐喻、天气隐喻、上下隐喻、旅行隐喻、战争隐喻和比赛隐喻。研究发现这十种概念隐喻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暗含了不同的认知效果。同时本研究还发现英语经济新闻标题中的隐喻来源于人体经验,抽象的经济术语主要是通过物质世界中的具体概念得以理解的。通过对英语经济新闻标题中概念隐喻的探究,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英语经济新闻标题中的隐喻思维。同时本研究对经济学和商务英语写作的学习和教学都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