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1987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是西周时期晋南地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经2007年至2016年的数次发掘,完整地揭露了一处西周封国墓地,发现了一个未见文献记载的国家——霸国。该墓地的人群为狄人的一支,受到中原商周文化的同化,同时具有自身特点。大河口墓地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为研究和重建西周历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本文对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出土的人骨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食性分析。研究涵盖人群的食物结构、生业经济,重点探讨了影响霸国人群食物资源分配的因素,归纳了西周时期晋南人群的食谱特征,并对先秦时期晋南地区人群的食谱演变进行了总结。大河口人群以C4粟类作物为主食,辅以一定量以C4粟类作物饲喂的家畜肉食。部分人群还摄入了少量C3食物,可能主要来自蔬果、野菜、稻、麦、豆类等植食,以及取食C3食物的放养或野生动物。个别等级较高的个体可能还消费了少量水生生物如淡水鱼类等。整体上,大河口人群形成了以粟作农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狩猎、采集、捕捞等为补充手段的多元化生业模式。整个西周时期,大河口人群都保持了以C4粟类作物为主食的消费习惯,并且消费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反映了粟作农业不断发展,人们对粟类食物越来越依赖。西周早期大河口人群食肉相对较多,中晚期则有所减少。大河口不同等级人群的食谱差异明显。贵族在消费C4粟类作物的基础上还摄入了部分C3植食,例如水稻等。贵族普遍能够消费大量以C4植物饲喂的家畜肉食,同时辅以少量的取食C3食物的放养或野生动物肉食,个别δ15N值较高的贵族可能还摄入了少量水生生物例如淡水鱼类等。整个西周时期,贵族食谱未见明显改变。平民对C4粟类植食更为依赖,摄入的肉食有限。西周晚期,平民消费的C4粟类植食显著增加。两者相较,贵族的食物来源更多元,食物结构更稳定,平民的食物来源更单一,食物结构更易变。贵族内部和平民内部也存在阶层分化,食物资源的分配同样遵循等级规则。整体上,大河口人群的食谱受到了等级制度的强烈影响。大河口墓地的平民男性和平民女性存在显著的食谱差异。平民女性消费了相对更多的肉食,反映出西周时期较低阶层中的女性地位可能未见得明显低于男性,至少在食物待遇方面如此。从西周早期至晚期,平民女性的肉食消费逐渐减少,反映了其地位逐渐下降的趋势。大河口不同葬式的群体存在食谱差异,且在平民阶层中更显著。使用以屈肢葬葬式为主的人群比使用仰身直肢葬的人群食用了更多的C4粟作作物,植食消费习惯更统一,反映其生活环境、饮食行为具有更强的一致性,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西周时期屈肢葬人群可能属于主体人群之外某族群的认识。大河口人群的食谱受年龄因素的影响较小,墓向所反映的不同来源的人群已较好地融合。整个西周时期,晋南人群的食谱未见明显改变,说明粟作农业和家畜饲养业为人们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西周晚期,人群的食谱开始出现局部性变化。贵族摄入的肉食增加,平民摄入粟类主食增加,反映了西周晚期时社会分化加剧。西周时期晋南各封国内部都出现了食谱分化,多数封国受等级制度的影响比较强烈,个别则受影响较小,表明各封国的社会分化程度可能不一致。整体上,等级制度对西周晋南人群的食谱具有广泛影响,各阶层之间,各阶层内部的食物资源分配都遵循等级规则。先秦时期,晋南人群始终以粟类作物为主食,粟作农业持续发展。家畜饲养业在生业中的比重逐渐上升,为人们提供了稳定的肉食来源。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们已经营较为成熟的粟作农业,以粟类作物为主食,肉食来源从以野生动物为主过渡到以家畜为主。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纪年,人群的食物结构基本保持稳定,这一时期粟作农业的影响进一步深化,支持家畜饲养业共同繁荣。商末周初时,人们的食物结构稳定,但内部分化明显。西周时期,各阶层人群的食谱受到等级制度的强烈影响,社会分化加剧,阶层固化。春秋战国时期,人群的肉食消费增加,等级制度对食物分配的影响依然存在。战国时期,人群食肉减少,C3类型的植物性食物开始增加,人群食谱由C4类型向C3/C4混合类型转变,东周晚期社会变革和新农作物小麦在山西地区的推广对人们食物结构的影响开始显现。本文基于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结果,揭示了大河口人群的食谱特征,为探讨西周乃至先秦时期晋南人群的生业经济、社会制度、阶层分化、人群融合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洞见。
其他文献
为控制烟叶原料中的杂物,为卷烟提供纯净化的原料,本文分析了烤烟中非烟物质的种类及来源,并从树立质量意识、大田生产、收购、分选、打叶复烤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通过落实控制措施,烤烟Ⅰ类、ⅡⅢ类杂物含量分别下降86.84%~91.45%、50.59%,成品片烟ⅡⅢ类杂物含量下降50.59%。
期刊
作为一部划时代的经典之作,《红楼梦》一经出版,就在文学、历史和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曹雪芹是著名的《红楼梦》作家,她又被誉为“古往今来最有才华的男子”。《红楼梦》中所塑造的一批又一批的人物,如林黛玉,在文学创作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她不仅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而且也是整个《红楼梦》中最有代表性和最成功的一位女性。文章以林黛玉为切入点,对《红楼梦》中的这个人物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社会意义和艺术
期刊
“开口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是人们对曹雪芹倾尽一生的创作所作出的极高评价。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塑造了一系列饱满生动的女性形象,林黛玉则是其中最为突出的女性之一,千百年来始终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她的容貌才情使人倾慕,她的为爱执着使人感慨,她的人生悲剧使人同情。林黛玉是中国文学史上塑造得尤为成功的典型女性形象,极具艺术审美价值。
期刊
为解决复烤企业分选与打叶复烤进度不匹配的问题,提升打叶复烤企业烟叶工业分级的质量与效率,对现行的42等级烤烟因素进行筛选及重组,创建了基于工业分选生产的新指标因素,并构建了快速分选方法。结果表明,运用新的工业分选因素及快速分选方法后烟叶分选质量、分选效率明显提高,分选合格率稳定在80%以上,类别间外观质量梯度明显,化学成分规律分明,分选效率由2担/(人·d)增至5担/(人·d)。
期刊
体外再生气管软骨组织植入具有正常免疫系统动物体内会产生炎症反应,从而限制了组织工程软骨用于修复气管软骨缺损。研究表明姜黄素(Cur)具有确切的抗炎功效,有望保护气管软骨组织免受炎症侵蚀。因此,本论文拟制备具有抗炎功效的载Cur生物支架用于促进气管软骨再生及气管缺损修复,具体如下:(1)载Cur抗炎纳米纤维促进体内气管软骨再生目的:制备载Cur抗炎纳米纤维用于促进体内气管软骨再生。方法:将Cur与聚
学位
期刊
学位
<正>六、从声乐理论研究看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在新时代发展建设好中国声乐艺术,应不断提高教学、演唱和研究水平,特别是要重视理论研究和理论成果,正确审视中国声乐的前世今生。从文化学理上梳理,从哲学意蕴来认识,从人类需要来研究,从培养目标来制定教学方案、计划、大纲等,做到有的放矢、办法得当、科学合理。1.加强中国声乐(“民声”)艺术的文化学理研究(1)中国声乐艺术的本质内涵
期刊
学位
<正>刚刚落幕的“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盛况空前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开幕式和各专业赛场是一票难求,尤其是民族唱法赛场更是如此,决赛的票已炒到了不敢想象的价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选手,演唱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时期的作品,他们用不同的歌唱技术技巧表现出了中华优秀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声乐艺术本质的、特有的精神气韵。台上选手用心尽力、展示绝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