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十三五”规划倡导城乡规划应当秉持“绿色”的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现如今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给乡村规划提出了新要求和发展动力。通过对国内外环境行为视角下的乡村规划动态研究,总结乡村规划面临着忽视乡村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地形地貌环境和乡村行为人群、社会文化、经济产业、休闲行为等问题,实质上是对乡村环境的保护与塑造和乡村行为满足与引导的忽视。本文以此为契机,引入乡村规划新视角:环境行为,并且对乡村规划中的环境行为概念进行了拓展,从狭义到广义,从微观到中宏观。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环境行为视角的组成,提以环境视角、行为视角和环境与行为互动的视角三大视角来解析环境行为,并通过案例来论证环境行为视角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构建环境行为视角下的乡村规划理论构建。提出环境视角下的乡村规划,从关注地域历史文化环境和地形地貌环境两大分视角来展开环境视角下的乡村规划。而提出行为视角下的乡村规划,则从适宜分类人群行为需求、适合社会文化行为、促进经济产业行为、满足休闲旅游行为这四大分视角来展开行为视角下的乡村规划。环境与行为互动视角下的乡村规划,则从环境与行为双赢兼顾、环境与行为双向调节这两个分视角,来展开环境与行为互动视角下的乡村规划。在此基础上分支分脉,构建环境行为视角下的乡村规划理论体系。并用到黄梅县界子墩村规划实践当中。通过环境行为视角的乡村问卷调查和访谈,展开界子墩村现状环境和主要行为的分析,从环境视角、行为视角以及环境与行为互动视角下的界子墩乡村规划实践,来支撑环境行为视角下的乡村规划的实践和可实施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