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农民工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所形成的一个新兴劳动群体。在其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农民工患病时极少到正规的医疗部门寻求就医,而将私人诊所作为首要选择。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我国已经覆盖了近1亿农民工,但为什么农民工的就医需求依然达不到有效的满足?文章对农民工就医行为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深入分析我国目前建立的新医疗保障制度对农民工就医行为的干预和影响。本文采取文献和规范分析的方法,按照相关研究数据对农民工的医疗需求状况、影响农民工就医行为的突出问题及农民工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分析,并在这一基础上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来探讨农民工就医行为的正确引导和判断农民工就医行为合适与否的标准,最后得出结论。文中所使用到的相关数据资料和综合研究结论,是本领域在各不同区域的农民工就医行为研究中所获取的。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选取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进行农民工就医选择行为与医疗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并且在现有的政策条件下指导农民工除了进入医院进行医疗救治外,如何通过正确的医疗救助、社区服务等辅助行为逐步完善适合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特点的医疗救助制度。第一章: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述评。第二章:对文章中提出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在理论依据上,本文主要是依据福利经济学、人口迁移及流动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采用文献分析、规范分析及调研法对于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进行农民工就医选择行为与医疗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具有创新性。第三章:从农民工的疾病处理行为、替代疗法、返乡就医和住院选择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得到农民工就医行为现状。从现状中总结出目前农民工就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农民工就医过程所需时间长,农民工就医时机和就医机构选择不合理,农民工与医生的医患关系不太和谐及农民工就医保障实际偿付方式不合理。第四章:农民工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动机分析。在本章,作者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就医行为的三个方面因素,分别为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和制度因素。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动机分析是农民工进行就医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就医行为的相关活动都是由动机所推动的。因此,如果要正确分析和认识农民工的就医动机,对农民工就医选择行为的动机进行分析,应该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第五章:正确引导农民工就医行为的思考。基于以上分析,在了解了农民工就医行为现状、突出问题和影响因素及相应配套改善措施后,笔者总结出一套判断农民工就医行为合适与否的标准。并且给出相关建议为农民工就医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及配套改善措施。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总结分析已有的调查数据,了解了农民工的就医行为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得出了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结论。展望未来,引导农民工合理就医的措施就能更加容易被农民工所接受,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目的也能更快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