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经济的迅速发展,也造成了当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今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我国整体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要有效地解决珠三角地区的环境问题,正确分析当地居民的环境意识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同时也是关键所在。
环境意识是个体对于人与环境关系的认知,其核心是有关“人与环境关系”所反映的哲学价值、思想价值、行为取向价值的有效融合。本文从环境认知、环保态度和环境行为三个方面探析了珠三角地区T镇居民的环境意识,发现T镇居民在环境认知上表现出浅层化,对专业方面的东西知之浅;虽然对环保的意义有着正确的理解,但环保意愿不高,责任意识和代价意识不强;在环保行为上则表现出与认知的严重脱节。
T镇居民多为外地农村流入的务工者,由农村到城市,生活空间的变化、经济状况不断改善、社会交往对象和方式的改变以及大众传媒的普及深入等生活方式以及消费理念发生了巨大改变。一方面,现代性的影响导致传统社会习俗约束的失效,使得传统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习俗对于人们的行为的约束能力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新的规范习俗正在形成或虽然已经形成却还没有被接受,因而在行为上产生了滞后效应。本文认为传统规范的失效、理性选择和环保组织缺乏是目前城镇化过程中影响T镇居民环境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