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究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并探析其影响因素;2.以中层转换理论和行为改变轮(Behavior Change Wheel,BCW)理论为基础,构建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共分为四部分:1.现况调查阶段: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3月在郑州某3家三甲医院首次置管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为问卷调查对象,主要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应对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析其影响因素。以IBM SPSS Statistics 21.0统计软件为基础,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分析、t检验等方法分析数据,检验水准为α=0.05。2.质性研究阶段:基于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的深度访谈资料,分析总结出患者出院准备阶段现存的问题及需求。3.干预方案构建阶段:结合前期研究初步拟定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通过专家咨询对干预方案进行论证,借助预试验发现干预方案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及可操作性。4.干预方案实施阶段:采用类实验性研究对干预方案进行评价,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脏内科一病区和二病区中符合纳入标准且自愿参加的89名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为干预对象,以病区为单位依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干预组共干预45例,对照组干预44例。对照组接受透析操作的知识及技能、健康指导等常规教育内容,干预组在科室常规健康指导基础上实施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采用以团体活动为主、个体干预为辅的方式,针对患者出院前的个人状态、家庭状况及社会适应问题实施干预。以分批次的干预形式进行,每批患者干预3周,干预总时长为5个月。干预前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血肌酐水平,干预后即时收集其出院准备度得分、出院指导质量得分、自护能力得分及血肌酐水平,干预后1月、干预后3月均收集其应对效能得分、生活质量得分、血肌酐水平及非计划性再入院率。以IBM SPSS Statistics 21.0统计软件为基础,主要采用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广义估计方程等方法分析数据,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1.现况调查阶段本研究共获得有效问卷240份,筛除无效问卷7份,有效率高达97.1%。(1)初置管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范围56~113分,平均得分(81.14±12.35),条目均分(6.76±1.02)分,其中个人状态维度得分最低(6.29±1.21),预期性支持维度得分最高(6.92±1.32)分;出院指导质量得分(124.82±15.34),应对效能得分(45.56±6.64),社会支持得分(33.52±3.49)分。(2)通过相关分析、t检验及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症数、居住地、血肌酐水平、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及应对效能水平为其出院准备度的重要影响因素。2.质性研究阶段共选取13名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质性访谈,提取的主题依次为:①生理问题异常(生理指标超标、生理适应性弱)、②心理问题突出(负性情绪、逃避应对、自我效能感低)、③家庭角色弱化、④家庭照顾与支持缺乏、⑤专业人员支持需求(疾病知识需求、疾病技能需求)、同伴支持需求、⑥社交功能退缩。3.干预方案构建阶段构建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①干预设计:类实验性研究;②干预方式:团体活动为主,个体干预为辅;③干预实施者:研究者、专科护士、心理医生等;④干预时长:每批患者干预3周,共干预4次;⑤干预内容:以患者在由医院过渡到家庭过程的问题为干预的核心内容,通过针对性干预提升其出院准备度水平;⑥评价时间及指标:干预前(患者基线资料、应对效能得分及生活质量得分)、干预后即时(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自护能力、血肌酐水平)、干预后1、3月(应对效能得分、生活质量得分、血肌酐水平及非计划性再入院率)。4.干预方案实施阶段(1)干预组出院准备度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得分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出院指导质量、出院前实获知识维度、内容差维度、出院指导技巧及效果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得分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出院前需获知识维度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自护能力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应对效能总分及胜任力维度得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其交互效应、组间效应及时间效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将认知水平及自信程度维度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显示认知水平得分在交互效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时间效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自信程度得分在交互、组间及时间效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总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将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维度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分析,显示生理健康得分在交互、组间效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时间效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心理健康得分在组间、时间及交互效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客观指标比较,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肌酐水平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组间效应无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再入院人数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可得干预后1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3月无差异(P>0.05)。结论1.本研究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不同年龄、居住地、血肌酐水平、合并症数的患者出院准备度有差异;患者的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及应对效能是其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2.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的质性访谈结果确定干预方案的核心内容,使其更具针对性,专家咨询及预试验能发现干预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以确保干预方案的顺利进行。3.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对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生活质量及应对效能水平具有增益作用,增强其自护能力,同时可降低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及非计划性再入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