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美学的发展,模糊美学随之出现,模糊美成为模糊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模糊语言也被广泛接受。事实上,模糊,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一种普遍现象;模糊,也是文学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也许这在中国古典文学表现得最为充分。但是,由于语言的隔阂、文化壁垒和历史迥异等诸多原因造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往往只能独享原文之美,而难于将原文之美完美地再现于读者眼前。因此,文学作品翻译中,语言模糊美感的磨蚀与保真就直接影响到翻译质量的好坏。为了能够更好地再现原文之美,译者必须准确理解原文,通晓英汉语模糊性表达的差异。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语言时都崇尚精确而力避模糊,并且认为精确是语言表达鲜明性、生动性和艺术性的基础。然而,事实是,对于模糊现象我们无需回避,也无法回避。国外对语言模糊的研究由来已久,不过对模糊语言的系统研究则大体始于20世纪70年代。遗憾的是,国外对语言模糊性的研究过分侧重语义,较少涉及其美学效果,很少与翻译实践挂钩。国外学者对模糊语言的研究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模糊理论基本内容的研究以及语言模糊性与其他学科关系的研究。虽然有少数学者认识到模糊语言的美学价值,但这种研究常常是以外来语为语料的。国内学者也越来越重视模糊语言学的研究。但是,国内学者常常只谈模糊语言的美学效果,并且不很全面,很少涉及翻译。总的来说,模糊语言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但对语言模糊性的由来和模糊语言的审美价值的研究略有不足。模糊语言的客观存在以及存在的合理性可以从诸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得以论证,而符号学就是其中之一。符号学涵盖面广,它把所有的符号以及符号系统都作为它的研究对象,其理论基础有着深厚的指导意义。从符号学角度来分析模糊语言的客观存在的根源可以说是客观与合理的。语言符号的模糊性导致了语言表达中的难求尽意、不求尽意现象的出现。人们因为苦于言不尽意的困境而设法突破语言文字的局限,寄意于言外,从而使模糊语言派上了用场。模糊语言充分利用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唤起读者的联想与想象,从而领会其中之深意,体味言外隽永深长之情趣,以有效填补“表意而不能尽意”之憾。因而我们可以说从符号学视角可以较为合理地解读模糊语言的客观存在以及存在的合理性。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愈加密切,文化交流也随之加强,中国文学作品,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更为广泛地翻译与流传。然而,在翻译汉语典籍时,最大的遗憾莫过于眼睁睁地看着汉语模糊美感的磨蚀而束手无策。翻译是一项品尝遗憾的事业,译者往往只能独享原文之美,在译文中想要准确表达原文的美感有时简直是奢望。因为“美丽的文字是不能轻易译的”。目前,模糊语言的翻译已经引起了许多译者的兴趣,国内许多从事翻译的学者已经意识到模糊语言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重要性,而且在很多翻译理论著作当中有所提及,但是,到目前为止,针对汉译英过程中模糊美的磨蚀以及再现这类专著尚且少见,而且缺乏系统的研究和理论指导。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接受美学实现了文学研究从作者作品为中心向作品读者为中心的成功转向。接受美学把读者和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和接受以及阅读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积极干预,并研究对作品产生不同理解的社会的、历史的以及个人的原因。因此,该理论对文学作品的译介和接受具有宏观的指导作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体现了丰富的语言模糊美的特性。《水浒传》是中国社会百科全书中的经典之作,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独特的民俗色彩,使它在古今中外享有盛名。它是成功运用模糊语言的典范,被译为各国文字广为流传。在迄今为止的各种英译本当中,西德尼·沙博理的译本和赛珍珠的译本流传最为广泛。本文采用在中国流传最广的沙博理的译本为主,同时采用在西方较为盛行的赛珍珠的译本作为对比分析。从符号学视角出发,分析了模糊语言的客观存在,以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汉语模糊美感在《水浒传》翻译中的再现与遗憾,例证分析了《水浒传》中人物刻画、场景描写以及人物绰号在汉译英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在此基础上,从民族心理原型、思维方式、审美意识、语言以及语言表情达意手法这五方面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了造成这种遗憾的根源。然后,分析了《水浒传》英译过程中模糊美的再现,以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再现模糊美所应具备的先决条件。由此,阐述了这一研究对汉语典籍外译的点滴启示,说明了汉语典籍外译的必要性以及意义,并比较了中国翻译者“译出”与外国学者“译入”的利与弊,最后,阐述了中国翻译者“译出”汉语典籍应具备的条件以及身上所肩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