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室作为教育改革发展、学生学习的必备场所,其满意度和拥挤程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开始重视并实地考察了部分学校的教室拥挤情况,研究表明我国各个省市、各个学校普遍存在教室拥挤现象。也存在很多拥挤后效,如学生承受力和耐挫性降低、学习倦怠、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紧张等等。我国教育虽一直在改革,但扩招和择校的政策使得大量的学生涌入有限的教室空间里,形成超大班额教学,学生和老师都在教室环境里感受到了拥挤压力,影响了教育教学活动。本研究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以量表和访谈的方式实地考察了多所中学的学生,深入的探索了教室拥挤压力产生的原因和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结合我国教育特点和现状,采用适合本土化特点的《教室满意度问卷》、《教室拥挤压力感问卷》以及具有适用性的《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和《中学生考试焦虑问卷》对陕西和内蒙古五所中学896名中学生进行测验,经过分析得到了相应的研究结果,并根据结果提出了改善教室环境的建议,同时也对研究的不足和展望进行了阐述。主要结果显示:(1)教室满意度、教室拥挤压力感、学习倦怠和考试焦虑在年级等人口学统计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2)教室满意度与教室拥挤压力感、学习倦怠和考试焦虑均呈显著正相关;教室拥挤压力感及其各个维度与考试焦虑及其各个维度均呈显著相关,与学习倦怠变量的低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与学习倦怠及其其它维度均呈显著相关;(3)教室拥挤压力感在教室满意度和学习倦怠变量中间,以及在教室满意度和考试焦虑变量中间均发挥了完全中介效应;教室拥挤压力感变量中的空间低充足性因子在教室满意度和考试焦虑变量中的面子损害维度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低教师支持因子在教室满意度和考试焦虑的认知阻塞维度之间发挥不完全中介效应。(4)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主观上对拥挤的感知会下降,拥挤后效(学习倦怠方面)也会减少。文章讨论了通过降低班级规模、改善教室空间环境和赋予学生一定程度上知觉到的控制来人性化地减少相应负性影响,并给出了“合理调整人均空间占有率等各项额定指标”等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国情下的解决建议和后续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