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景区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的禁止开发区,是我国国土空间中极具珍贵价值的特殊资源,承担着游览观光、欣赏休憩等功能。因风景区内兼具珍稀的风景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吸引各类建设项目在此落地,尤其是风景区内景源本底及其周边用地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更为突出,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严格有效的管理,风景区才得以永续利用。本论文以风景区景源评价与土地利用为研究本体,思考景源评价对于土地利用的重要意义,在梳理国内外风景区景源评价与土地利用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风景区规划过程中景源评价与土地利用脱节问题,提出优化风景区景源评价体系并将景源评价结果反馈到风景区土地利用中,更为科学规划景点建设方案以及制定景源本底和景源周边土地利用策略。本论文构建的景源评价体系从景源本底评价和利用条件评价两个目标建立了层次结构模型,并通过文献研究和相关资源评价体系借鉴选取了4个准则层共计19个指标层因子展开评价。首先在景源本底评价中通过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游憩者问卷调查法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景源等级与景源等级缓冲区;其次在利用条件评价中将提取的指标因子进行图形化、数据化并在ArcGIS软件中进行单因子分析,将单因子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确定土地适宜等级区;最终根据利用条件评价结果分析景源本底土地利用导向及策略,同时利用ArcGIS空间叠加分析技术将景源等级缓冲区与土地建设适宜区按照景源周边土地利用导向矩阵叠加,综合景源保存现状与景点建设要求分析景源周边土地利用导向,形成“须严格保护的景源”、“不鼓励开发的景源”、“需谨慎开发的景源”、“适度开发的景源”四个等级的景源周边土地利用导向,对不同土地利用导向的景源进行周边用地的规划建设引导。本论文针对风景区景源评价与土地利用脱节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优化了景源评价体系,并以太湖风景区石湖景区进行了实例论证。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保障风景区景源本底的可持续发展和周边用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并为其他风景区、保护地等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新的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