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特别是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直接考验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更好地服务农村城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基层单位,是党的执政根基,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而直接体现,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重要组织保证。而农村城镇化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历史变迁,是统筹城乡科学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针对我国“三农”工作的特点,特别是在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新形势、新进程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努力构建与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的农村基层党建和管理模式,发挥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于服务城镇化建设大局,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论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历史逻辑分析法以及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相关问题展开研究。通过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肯定了石家庄市S乡在城镇化进程中执政能力建设的成绩,同时也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差距,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提出可借鉴的对策措施。通过历史逻辑分析法概括了农村城镇化历程。通过文献研究法,查找有关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书籍和网络资源,为论文的开展提供了理论资料的依据通过客观、科学的分析归纳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全文主体共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对当前国际和国内的形势发展变化进行了阐述,明确了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的紧迫性性和挑战,并界定了农村城镇化的内涵:一是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换;二是城乡人口分布结构的转换;三是城镇空间形态的变化;四是人们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换;五是经济要素集聚方式的变迁或创新。指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包括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和党小组等结构形态,提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地位及其重要性,即它是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党对农村全部工作领导的战斗堡垒,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同时,明确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执政能力内容和面临的挑战和不适应,为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顺应农村城镇化,找到了着力点。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石家庄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执政能力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论文以石家庄市S乡入手,深入挖掘该市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主要成绩和问题。其中,主要成绩有:一是狠抓阵地建设,优化全乡基层党组织执政环境;二是抓好村级班子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三是提升农村基层组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四是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乡形成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层党组织班子结构亟待优化;二是基层党组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足;三是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不强;四是基层组织不能很好地搭建群众参与平台问题。 第三部分提出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对策。如提高经济建设能力,夯实城镇化进程的物质基础;提高政治建设能力,夯实城镇化进程的政治基础;提高文化建设能力,夯实城镇化进程的文化基础;提高社会建设能力,夯实城镇化进程的社会基础;提高自身建设的能力,夯实城镇化进程的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