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文化视角下的“80后”文学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le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后”文学被认为是亚文化,因为当时的低龄写作而被视为青年亚文化现象。而在“80后”文学的亚文化争论中往往包含两个命题:一是“80后”整个写作群体是亚文化现象;二是“80后”群体中一部分是亚文化现象。本文的观点是“80后”中的一部分作品有亚文化的特点,并对此进行分析。“80后”文学现象的亚文化写作,表现在塑造的青年形象上。而这种形象又具有“亲历写作”的特点。“80后”文学的亚文化形象是一个自我塑造与被塑造的过程。  “80后”亚文化文学中,自我塑造了两类亚文化形象:边缘者形象和忧伤者形象。“80后”作品中的边缘者形象不是社会学所研究的边缘人群。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对边缘群体的关注,边缘人,与其说是一种身份的描述,更加是情感愿望和心灵诉求的边缘化表达。“边缘”一词于“80后”来说具有矛盾特性:逐渐成为城市主流的“80后”作者,往往塑造边缘者形象。他们既不能融入学校的规章制度,身处人群中却常常内心焦虑,无法与同龄人沟通;同时又无法走进成人社会,与父辈产生深深的隔膜。而“80后”对忧伤形象的塑造正是寻求自我和群体的认同。“80后”文学中的无所事事的忧伤形象,对于其阅读群体来说有一种心理沟通。  “80后”亚文化形象的被塑造可以阐释为文化认同问题,边缘者和忧伤者的形象背叛的是人们对青年的期望,即背叛了人们的文化想象。可以用米德所说的前喻文化、后喻文化来阐释。  “80后”文学中的亚文化体现在审美偏离上。“80后”文学中审美趣味看成亚文化,以此考察亚文化的审美倾向,是以学校教育提倡的审美趣味为参照的。从文学生产上来说,“80后”作品在游戏语言,拼贴的技巧下形成快餐式的视觉审美;从作品接受层面说,形成了以“轻阅读”为趣味的亚文化圈。
其他文献
今年来,开江县纪委监察局建立预警监督机制,实行“三色卡”制度,对党员干部和行政监察对象的廉洁自律等方面及时进行预警监督。  “三色卡”即为白色“提醒卡”、蓝色“函询卡”和黄色“警诫卡”。三种卡的具体适用范围为:对社会上有不良反映,但不便查证的;对群众有信访反映但无具体线索的;社会交往复杂,各种反映较多的;工作中有不在状态的现象;借故不参加廉政学习教育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提醒其注意的发白色“提醒卡”,
威廉·格纳齐诺善用现代社会中小人物的视角切入,对日常生活的碎片性进行细致的描写,在现代生活的无聊背后关注现代小人物的生存处境,探索其生存哲学。呈现处于社会边缘位置
在唐五代,巴蜀地区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造成这种形势的原因,主要在地理、经济和政治三个方面。隋唐时期,巴蜀的经济非常繁荣。唐朝开国时,巴蜀曾为唐高祖平定天下提供
“水果入诗”的传统自《诗经》、楚辞就已存在,此后历代文学作品中都能发现水果的影子。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诗人观察生活的视野更加广阔,诗歌题材也更为广泛,水果在唐代被广泛用于宴饮、馈赠、祭祀等各种场合,水果类意象在唐诗中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水果入诗”的过程中,一些果品因为自身外观和滋味的特点受到人们喜爱,渐渐不再只用于写实或比兴,还在诗人笔下累积了特殊的文化内涵,获得了更大的审美价值。唐诗中
学位
“鬼子”形象在百年中国文学中不断生成、演变和发展,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形塑过程。“鬼子”形象是中国作家们建构外来者的典型形象,也是认识异域形象的一个标本。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