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以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经增长超过100倍,涉及的转基因物种也在逐年增加。对于转基因生物安全,公众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各国政府的监管力度越来越强。我国的转基因水稻研究一直比较活跃,然而作为大部分中国人的主粮,公众对转基因水稻的接受程度还比较低。转基因检测技术成为转基因生物安全工作的热点研究内容。因此,建立一套快速、灵敏、准确的转基因检测方法是当前十分必要的一项工作。传统的PCR检测法无法满足田间、野外等简陋环境中的现场检测,因此,能克服此缺陷的等温扩增技术应运而生。在众多的等温扩增技术中,本研究选择了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RPA技术是一种反应温度最接近室温,快速、灵敏的等温扩增技术。它对DNA的扩增温度控制在25~42℃即可,反应时间只要15~20 min。本研究利用RPA技术对转基因水稻mf-MH3301-1、转基因水稻Bar68-1、转基因水稻PA110-15、转基因水稻KMD1等我国自主研发的并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四种转基因水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根据转基因水稻mf-MH3301-1品系外源基因插入侧翼序列,筛选到一组检测效果好的引物和探针,建立了RP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和RPA荧光快速检测方法,RPA荧光快速检测可稳定检测100拷贝的转基因水稻mf-MH3301-1。根据转基因水稻PA110-15品系和转基因水稻Bar68-1品系的外源基因侧翼序列,分别筛选了一组引物探针组合,并分别建立了一套包含RPA琼脂糖凝胶电泳、RPA荧光快速检测以及RPA测流免疫试纸条快速检测方法,其中RPA荧光快速检测法的检测限分别为500拷贝和50拷贝,RPA测流免疫试纸条法的检测限分别为75拷贝和50拷贝。针对转基因水稻KMD1的检测,本研究选取其外源基因5’端侧翼序列,并设计筛选出特异引物,建立了该品系的RP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法。筛选到一条适用于特异性检测的探针。综合上述所有的检测工作,本研究探索和讨论了RPA技术在转基因水稻定性检测中的适用性,为转基因水稻田间快速检测工作奠定了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