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仿(parody)在古希腊文学中就已经出现,发展到今天,它已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手法和文体,而且成为一种文艺学、美学范畴,体现了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思潮。它成为当代艺术中一种新兴的相对稳定的艺术手法,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心理结构和思维模式。从古希腊到当代的漫长历史中,西方的戏仿作品层出不穷,其中不乏经典之作。戏仿也逐渐为理论家们所重视。从20世纪80、90年代起,中国文学作品中也大量出现了戏仿,它作为一种文学理论范畴和批评视角开始被中国学者发现并加以研究。但大多数研究只把戏仿看作一种修辞技巧,对它的阐释大多集中在文本分析层面。戏仿也是一种诙谐地看待世界的方式,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因此从当代历史文化语境审视戏仿的内涵也是必要的。一、导论:戏仿文学在古希腊和中世纪就已经出现,现代和当代的东西方文学也不乏戏仿的经典之作,但是由于历史、文化语境的制约,戏仿作为一种文论概念在很长时间里并未受到重视。研究方法的多样和汉语翻译的混乱也给我们确定戏仿的基本内涵带来了困难。二、戏仿概念的流变。戏仿最早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里,在整个古希腊罗马时期,它是一种戏仿庄严史诗的诗体。文艺复兴时期,戏仿被认为是一种滑稽、拙劣的模仿,不少人认为它只是一种低劣的文学形式。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者真正开始重视戏仿,把它作为实现陌生化的手段。后来巴赫金认为,从文本层面上看,戏仿是一种双层文本的对话;在文化层面上,戏仿是民间诙谐文化的形式之一,是底层民众反抗思想禁锢的独特方式,是多种话语的狂欢,也是一种诙谐看待世界的方式。结构主义者克里斯蒂娃在巴赫金的基础上,强调了戏仿的对话性,并将之发展为互文性。法国学者热奈特则进一步廓清了戏仿与互文的界限,他认为戏仿是一种“表现”、“派生”的超文性。詹姆逊认为戏仿成为毫无个性的拼贴,是后现代的标志之一,而林达·哈钦在文本分析基础上,认为后现代戏仿并非是一无是处。三、戏仿的基本含义。戏仿是作者深刻体会到了禁忌和成规对真相的遮蔽之后,洞察了世界的某些悖谬的存在,模仿源文本,创造新文本,利用语境转换的压力和读者所处的特定历史、文化语境,喜剧化阐释艺术成规、经典文本和历史话语的艺术表达方式。四、戏仿的审美机制。在戏仿中,作者往往采用不可靠的叙述者的角度,与叙述对象保持一定距离,洞察某些荒谬可笑之处,取得反讽效果。戏仿又具有喜剧效果,这种喜剧是含泪的戏剧,带来的是一种苦涩的笑,带有悲剧性。最后戏仿通过矛盾双方的同时在场产生一种反讽的张力。五、戏仿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西方、八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都不同程度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戏仿因其与后现代主义的紧密联系影响到文艺创作的诸多领域,如小说、影视和网络艺术等等。刘震云、苏童、莫言等人的新历史主义小说;李冯、王朔、王小波的小说戏仿经典文本和话语以及周星驰、冯小刚等人的电影。一些网络恶搞作品也频繁借用戏仿的手法。从戏仿的角度对当代文艺作品进行解读,可以使我们更直观、深刻地把握戏仿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后现代戏仿对当代文学影响的主要表现是荒诞叙事和狂欢话语。六、戏仿的艺术反思。戏仿的大量出现引发了争议。有人认为戏仿热衷于解构经典,忽视了艺术创新。纯文学的戏仿和大众文化中的戏仿是不一样的,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我们必须加以区别辨析。纯文学中出现的戏仿符合文学属性和发展规律:首先,戏仿的夸张和虚构本就是文学的属性。其次,从文学发展规律看,戏仿也体现了后世作家某种迟到感和“影响的焦虑”。第三,从作家角度看,戏仿也是作家意识到成规的制约和世界悖谬之后的某种艺术自觉,拓展了创作空间,读者也获得了全新的审美愉悦。第四,受中国当代的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一些作家选择了游戏、旁观的喜剧姿态。第五,就文学发展趋势来说,戏仿让作家开始摆脱传统的悲苦严正的悲剧姿态,转而以一种喜剧姿态讲述悲剧故事,这也是对传统喜剧的超越和文学认识的提升。大众文化的戏仿虽然也给艺术创作带来了一些新鲜气息,如创作的平民化、艺术交流平台的初步形成等,但它与商业娱乐文化、网络恶搞过度纠缠在一起,价值虚无,空洞搞笑的趋势愈演愈烈,陷入了恶搞的泥潭,成为拼凑的、空心的戏仿。戏仿在艺术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创新,一定程度上更深刻得揭示了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更加关照个体生存境遇。而绝大多数恶搞使艺术鉴赏成为一种娱乐消费,这对艺术创新乃至文化建设都是有害无益的,我们必须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