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具有生动的表达手段和丰富的内容,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大成。上世纪三十年代,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远赴重洋,将中国这一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带到了美国。自此,使京剧艺术走出国门,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一代代京剧艺术家和翻译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然而,京剧翻译绝非易事。作为戏剧艺术的分支,京剧具有独特的二元特性:可读性和可表演性。它既可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又可作为舞台演出的脚本。这一特性使译者面临一个两难的抉择,是突出戏剧的文学性,还是使其为演出服务?时至今日,戏剧翻译研究仍深陷于迷宫之中,在可读性与可表演性的问题上争论不休。但令人欣慰的是,不少学者开始认识到,戏剧翻译研究不应停留在是否遵从表演性的问题上,而是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来考察使戏剧文本具有表演性的种种因素。本文选取了由伊丽莎白教授翻译排演的英文京剧《凤还巢》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寻以舞台演出为目的的京剧英译策略。为阐述以上问题,本文采用了定性的研究方式,通过个案研究、访谈等形式,对京剧《凤还巢》的英译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文发现,有关京剧译本可表演性的研究可以从文本、戏剧、戏剧意识形态等角度切入。《凤还巢》英译本较好地再现了原文本的简洁凝练和声音效果。译者采用了以意译为主的翻译策略,既兼顾了目标观众的接受程度,又尽可能地保留了京剧艺术形式的原汁原味。然而,《凤还巢》英译本的可表演性不应仅仅被看作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而是译者、导演、演员等多方合作的结果。在翻译研究中,可表演性理论的应用仍处于萌芽期,围绕京剧译本进行的案例分析更是匮乏,希望本文能够在京剧翻译理论构建方面作出有益的努力,并对以舞台为目的的京剧翻译实践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