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材甘草为豆科植物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本文运用群落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研究方法对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胀果甘草、光果甘草、乌拉尔甘草典型群落进行了综合调查。并以乌拉尔甘草为研究对象,通过围栏封育、人工栽培间作试验和野生乌拉尔甘草采挖试验,通过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研究了甘草群落的变化和甘草质量、产量与管理方式和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为指导野生甘草的保护和野外人工种植甘草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群落生态学的角度,对我国重点甘草分布区甘草群落生活型谱、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点、群落样地间相似性进行了研究:从种群生态学的角度,运用负二项分布K值、扩散指数C、丛生指数Ⅰ、聚块性指标M/M等聚集度指标对野生甘草所在典型群落甘草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2.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乌拉尔甘草群落物种丰富度增加,多样性先增加后降低,均匀度逐渐下降,多数物种分布由随机分布转向聚集分布。乌拉尔甘草种群随着封育时间的延长,重要值下降。甘草酸、甘草苷含量在封育3年时含量最高,封育5年时反而有所下降,甘草的产量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3.甘草苷与海拔、年平均温度、年平均积温(≥10℃)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年平均降水量、湿润度、经度、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甘草酸则与环境因子相关性较弱,逐步回归模型如下:y=1.971+0.025x1-0.369x2-0.00lx3,R2=0.935y为甘草苷含量,x1为经度,x2为年均温度,x3为海拔。4.群落特征对甘草质量有指示意义。甘草酸与物种丰富度IGA、物种丰富度IMA极显著正相关,与Shannon-Wienner多样性指数显著正相关,与甘草重要值极显著负相关;甘草苷与物种丰富度IGA、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ner多样性指数、群落地上总生物量极显著正相关。5.通过研究栽培技术对野生乌拉尔甘草群落及质量的影响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不同采挖方式和采挖强度对甘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影响不显著,采挖方式和采挖强度对甘草群落均匀度影响显著。②从有利于群落稳定和防止环境沙化方面来说,应采取点状采挖方式和低强度采挖。③采挖方式和采挖强度对甘草生长量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采挖方式对甘草直径产生显著影响,块状采挖时甘草根茎直径最大。④采挖方式和采挖强度的交互作用对乌拉尔甘草根茎长度影响显著,块状采挖且采挖强度在20%时收获的甘草根茎最长。⑤采挖方式会对甘草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块状采挖甘草酸含量最高。⑥采挖方式和采挖强度的交互作用会对甘草苷含量产生影响,块状采挖和采挖量为20%以及条状采挖、采挖量为50%时甘草苷含量较高。6.野外人工种植乌拉尔甘草调查表明,选择适当的种植地进行野外人工种植乌拉尔甘草是可行的。对乌拉尔甘草和草麻黄的套种实验说明,乌拉尔甘草和草麻黄不适宜在一起套种。7.生态环境对甘草(根茎)显微结构的影响:①产地不同的同种甘草(野生)的木栓层厚度、导管直径、导管长度不同。②不同生长年限的同种甘草(栽培)的木栓层厚度和导管排列环数不同(横切面),生长年限越长,木栓层的细胞层数和导管排列环数越多,如栽培2年者导管排列环数为2,栽培5年者导管排列环数为4。③不同种甘草的显微结构相似,但木栓层厚度有所不同,生长年限相同时(5年),胀果甘草比光果甘草和甘草的木栓层细胞层数多。④“铁心甘草”(断面中央为灰棕色或黑褐色)的显微构造较特殊,髓部有1至多个木栓环。本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点为:①对影响甘草质量的各种环境因子综合分析,建立了相关模型;②研究了采挖方式和围栏时间对甘草质量的影响,为指导合理采挖野外甘草提供依据;③运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甘草质量和群落特征的关系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