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CT在评价慢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槽骨变化的应用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J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牙周炎是口腔内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对慢性牙周炎患者主要采用二维影像检查方法,摄片后图像易存在放大和失真,无法准确地观测出牙槽骨密度分布及骨量变化的实际程度,更不能清晰的显示出颊舌侧骨板的结构和骨壁的破坏的情况,因此对牙周炎的诊断、治疗及效果的评价造成较大的困扰。CT虽然也可准确的反映出所需观察的部位,亦能利用软件在图像上进行测量,但由于拍摄成本高、辐射剂量大等原因限制了应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摄影(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是一种较新型的CT技术。它的成像原理是利用低能X线锥形束对患者需要拍摄部位进行360°扫描,其特点具有辐射量低、扫描时间短、操作简单、图像清晰可调节等。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CBCT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牙槽骨的变化,探讨CBCT在评价慢性牙周炎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5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左下第一磨牙,使用CBCT分别测量四次牙周基础治疗前后患者近远中、颊舌侧四个位点釉质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和近远中牙槽间隔顶及颊舌侧牙槽嵴顶至根尖水平牙槽骨的高度和密度,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后牙槽骨的变化。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经过四次牙周基础治疗前后左下第一磨牙不同疗程近远中位点、颊舌侧位点的牙槽骨高度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1次与第2次牙周基础治疗后骨密度较前无明显增加(P>0.05),第3次牙周基础治疗后骨密度较前有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次牙周基础治疗后骨密度较第3次治疗后有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可清楚地显示牙、牙槽窝及上下颌骨等之间的空间解剖关系;尤其对颊舌侧骨密度的观测是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无法比拟的;测量近远中牙槽骨的高度与用探针测量的高度几乎一致,测量数据可靠且具有可重复性、无创性,对牙齿和骨吸收、破坏的形态评价CBCT优于二维成像技术。通过对5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左下第一磨牙测量分析显示,慢性牙周炎患者经过完善的牙周基础治疗后牙槽骨高度基本不变,但牙槽骨密度增加,说明经过治疗后牙槽骨高度丧失及骨吸收没有加重。因此CBCT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牙槽骨吸收的形态及其骨密度状况的影像资料。利用CBCT这项技术可清晰、便捷、准确地观察到慢性牙周炎患者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宣教后牙槽骨的变化,CBCT可以作为评价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前后牙槽骨变化的一种可靠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牙髓病、根尖周病主要是以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为主的混合细菌感染。生存能力顽强的一些细菌能够残留在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机械及化学预备,以及药物消毒后的根管内及根尖
从2011年开始,这个行业就没有安静过,质疑、喧嚣、倒闭一直伴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马克思曾说过,犯罪使劳动力市场去掉了一部分过剩人口。同样,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上,“裸奔”的P2P使互联网金融领域去掉了一部分“过剩企业”。  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有75家P2P平台出现问题,其中经营不善导致的问题占到80%,跑路平台和欺诈平台超过15家。  这个行业存在的坏账率日趋升高、骗贷事件频发、行
介绍了用一根三芯电缆对一台电机进行远距离监控的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之一,皮肤和粘膜可同时或单独发病,易发人群为中年女性,患病率约为0.51%。临床表现为口腔粘膜左右对称性的发生珠光
在完成历时数月的升级准备工作后,丽江和府皇冠假日酒店将于2015年早春正式升级为丽江和府洲际度假酒店。作为洲际酒店集团全球顶级奢华酒店品牌中的一员,丽江和府洲际度假酒
目的:目前为止牙周病是人类两大口腔疾病之一,而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及其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作为能导致
许多研究表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具有复杂的遗传因素且和叶酸相关,然而叶酸相关基因与唇腭裂发生相关性的研究结论常不一致,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5,10methylenetetrahydr
目的:观察犬上颌前牙区在人工模拟残根后周围牙龈软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方法:在犬的上颌前牙区(右上颌侧切牙,左上颌中切牙)制造残根模型,将牙冠磨至龈缘下约平齐牙槽嵴顶水平,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