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居住区空间是相对于城市社会空间的一种内向空间,居住区空间属于城市社会空间的范畴,是城市人口最易接触的除室内空间外的外部空间。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与人们思维的转变,人们对于居住区环境的追求越来越倾向活力空间的营造以及与园林环境的融合。本文在环境行为学和空间理论的基础上,以济南市为例,以居住区园林空间为出发点,进行实地调研,同时应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记录等方法,充分了解居民对于居住区园林空间中的活动需求,研究城市居住区园林活力空间构建要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基于环境行为学和空间理论,分析城市居住区的大环境特点,分析城市居住区园林空间,认知居住区园林活力空间;(2)研究明确居住区园林空间的构成因素,主体因素内容和客体因素内容以及界定城市居住区园林空间类型;(3)通过实地调研以及问卷调查,从园林空间主体要素方面对所选居住区内的园林空间的活力形态进行排名,其中集会空间:JH-1、JH-3、JH-6、JH-4、JH-7、JH-5、JH-2;休憩空间:XQ-2、XQ-5、XQ-7、XQ-3、XQ-4、XQ-6、XQ-1;运动空间:YD-2、YD-5、YD-6、YD-4、YD-3、YD-1;游览空间:YL-5、YL-1、YL-2、YL-4、YL-3。(4)从居住区园林空间客体要素方面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确定所选园林空间客体影响要素的排名,其中集会空间综合评价Ⅰ级的园林空间5个,JH-1、JH-6、JH-3、JH-5、JH-4,占比71.4%,综合评价II级园林空间2个,JH-7、JH-2,占比28.6%;休憩空间综合评价Ⅰ级的园林空间5个,XQ-7、XQ-5、XQ-6、XQ-4、XQ-3,占比71.4%,综合评价Ⅱ级园林空间2个,JH-1、H-2,占比28.6%;运动空间中:综合评价Ⅰ级园林空间3个,YD-2、YD-6、YD-5,占比50%;综合评价Ⅱ级园林空间1个,YD-3,占比16.7%;综合评价Ⅲ级园林空间2个,XQ-4、XQ-1,占比33.3%;游览空间综合评价Ⅰ级园林空间3个,YL-2、YL-5、YL-1,占比60%;综合评价Ⅱ级园林空间1个,YL-4,占比20%;综合评价Ⅲ级园林空间1个,YL-3、占比20%。(5)对比两大要素的分析结果,两大构成要素达到最适匹配度时,居住区园林空间为最具活力空间·:集会空间中最具活力空间为JH-1;休憩空间中最具活力空间为XQ-5;运动空间中最具活力空间为YD-2;游览空间中最具活力空间为YL-5。集会活力空间的主要构建要点:峰值人均面积控制在11.8 m2以上;空间易达;场地分区合理;场地周边围合度高,管护力度高;场地舒适;景观设施需完善;植物配置适宜,遮阴程度高。休憩活力空间的主要构建要点:峰值人均面积控制在面积22.0 m2以上;空间易达;场地分区合理;尺度比例适中;空间领域性、私密性、依托感强;休憩设施较高的艺术美感度;植被配置合理、层次丰富、遮阴度高;提高景观观赏性。运动活力空间的构建要点:尺度适宜;分区合理;场地、路面铺装、运动设施的安全性高;提高空间管护度,空间围合度,景观设施完善度;适宜的运动设施数量,保证空气的清洁度。游览活力空间的构建要点:空间易达;尺度适宜;空间路径通畅;较强的空间吸引力;场地铺装舒适,艺术性强;路面安全;植物配置丰富,层次分明,遮阴性强;公共设施完善;水景观赏性强,亲水设施完全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