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生附片的质量标准研究,第二部分为炮天雄的质量标准研究,第三部分为黄药子的质量标准研究,第四部分为附子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研究进展的综述。 第一部分中包含了生附片性状、显微和薄层鉴别,水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检查,采用HPLC法测定了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上述3种成分总量应为0.10%~0.25%,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均小于2.0%,回收率符合要求。 第二部分包含了炮天雄性状、薄层鉴别和水分检查,采用HPLC法测定了6种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双酯型生物碱以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的总量计,不得过0.008%,含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总量应为0.008%~0.04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均小于2.0%,回收率均在95%~105%之间,符合要求。 在第三部分黄药子的质量标准研究中,显微鉴别特征明显,以黄独素B对照品和黄药子对照药材为对照进行薄层色谱鉴别,依据药典方法对水分、总灰分等进行检查,采用HPLC法测定黄独素B的含量,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独素B(C19H20O6)应为0.15%~0.5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均小于2.0%,平均回收率为100.26%(RSD=1.47%),方法可行。 综上所述,本文建立了生附片、炮天雄和黄药子的质量标准,方法简便可行,质量可控,为临床应用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