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层层组装作为一种基于分子间各种相互作用力,并且通过交替沉积的办法在基片表面制备多层膜的技术,从诞生之初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本质是利用重复的办法在一个基片表面完成组装,根据实际的需求对组装膜进行功能化,从而可以制备出来功能多种多样的膜材料。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要制备结构多样的组装膜必须选择一些本身具有复杂结构的基元。单一的聚合物结构具有的尺寸比较小,结构简单,而聚合物复合物作为一种新的基元,具有单一聚合物无法比拟的优势。聚合物复合物是利用聚合物与聚合物或者聚合物与小分子的物质通过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力来组成一种超分子的聚集体。首先,聚合物复合物的尺寸比较大,可以用来制备厚度较厚的微米级多层膜;其次,聚合物复合物的结构比较丰富,可以通过对其结构的控制来调控多层膜的结构;最后,聚合物复合物的组成丰富,可以实现不同功能膜材料的制备。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利用聚天冬氨酸和壳聚糖这两种生物相容性比较好的聚合物为原料,用传统的浸泡法来制备出聚天冬氨酸层层组装膜,具体如下:1.以再沉淀法为基础,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PSI的良溶剂,配制出PSI的稀溶液,然后在水里面滴入该PSI的稀溶液,从而制备出PSI的有机纳米粒子,并探讨了4个因素对制备PSI纳米粒子的影响。为进一步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PSI纳米粒子提供实验基础。2.将弱聚电解质聚天冬氨酸(PASP)和壳聚糖(CHI)利用静电相互作用力制成PASP&CHI复合物。根据复合物比例的不同,分别制备了带负电荷的PASP&CHI(-)聚合物复合物以及带正电荷的CHI&PASP(+)聚合物复合物。然后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成膜过程进行监测,对比不同复合物比例对层层组装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