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的日渐普遍,奶牛场中寄生虫病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再加上免疫防治制度不健全,饲养管理技术不科学等多种原因,严重影响了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为了解河北及天津近渤海地区奶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本试验首先采用离心沉淀法、饱和蔗糖漂浮法及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对河北和天津地区12个奶牛场共计1040份粪便样品在显微镜下进行寄生虫检测。结果显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1.63%,其中河北及天津地区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59.78%和66.12%(P>0.05)。共检测出8种寄生虫即球虫、贾第虫、隐孢子虫、阿米巴、圆线虫、鞭虫、绦虫及吸虫,感染率分别为40.96%、1.63%、8.46%、33.27%、2.02%、3.56%、0.96%和0.96%,其中球虫与阿米巴为优势虫种。随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隐孢子虫、十二指肠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进行检测。隐孢子虫、十二指肠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总感染率分别为1.0%(n=10)、4.7%(n=49)和19.4%(n=202)。基于SSU rRNA基因鉴定,发现10个隐孢子虫阳性,经序列比对确认为微小隐孢子虫。随后基于gp60基因(60-kDa glycoprotein gene)位点序列比对,所有的微小隐孢子虫分离株均为亚型IIdA19G1。基于SSU rRNA基因,tpi基因(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 gene),和gdh基因(glutamate dehydrogenase genes)共鉴定出47份贾第虫集聚体E阳性,2份集聚体E与集聚体A的混合感染。在ITS位点上,经序列分析,鉴定出6种已知的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I(n=87)、J(n=83)、BEB4(n=18)、BEB6(n=3)、N(n=1)和EbpC(n=1),以及三个新基因型:CHC6(n=1)、CHC7(n=1)和CHC8(n=7)。系统发育分析表明,EbpC属于人畜共患群1,而其他基因型则集中在群2。因此更多的调查数据需要被提供,以更好地了解这些病原体在研究领域的物种分布和公共卫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