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被建设是根治我国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大政策措施,开展植被建设(变化)的水文生态效应研究对正确评价植被建设的水文生态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黄土沟壑区南小河沟中4种不同径流小区及杨家沟和董庄沟小流域实测资料为基础,并结合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采用横向对比、定量与定性模型模拟与实测对比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人类活动及植被变化对小流域区域水分环境的影响。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以杨家沟小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与董庄沟(未治理区)对比,得出杨家沟多年平均拦蓄径流效益为57.9%,拦泥效益为81.3%。通过对杨家沟各个时段的产流产沙比较发现,受水保治理影响而增加的拦蓄水量占未治理前的46.13%;减少的年均输沙量占未治理前的10.9%。同时分析了不同植被变化对汛期产流产沙、雨能以及抗侵蚀能力的影响,并建立了经验关系。随着植被度的增加,降雨产流、产沙量减少,蓄水拦沙效益增大。2.采用小流域4种径流小区(农地、林地、人工牧草和天然荒坡)平行对比和流域自身对比两种方法,分析了黄土沟壑区植被变化对年产流、年产沙的影响,随着植被度的增加,降雨产流、产沙量减少。农地的径流系数和产沙量随着降雨量的变化都快于其他三种植被(林地、人工牧草和天然荒坡)。在降雨量相同的情况下,分析4种植被汛期产流产沙关系,得出:农地的径流系数和产沙量最大,高于林地、草地和荒坡。3.对不同径流小区植被措施对土壤含水量影响分析表明:相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含水量主要受到前期降雨量和雨强的共同作用,土壤含水量随着前期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相同植被条件下,分层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4.以降雨量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应用BP神经网络对杨家沟小流域产流产沙进行模拟与预测,模拟效果较好;同时以次降雨量、最大雨强、雨前土壤含水量、小区植被度为参数对南小河沟4种不同植被小区的产流产沙进行模拟与预测,达到实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