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测试仪在慢性光化性皮炎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ei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光化性皮炎(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CAD)是一组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以慢性光敏感为特征的病谱性疾病。过去对它的光敏性研究主要通过单色仪或日光模拟器完成。国际上的研究表明对于大多数CAD患者,长波紫外线(UVA)及中波紫外线(UVB)的最小红斑量(MED)均有明显减少,大约有15%-25%的CAD患者光试验表现为单一的UVA或者UVB受累,少部分患者甚至伴有可见光受累。但由于单色仪体积大、价格昂贵,需要专业人员维护,日光模拟器不能检测可见光等限制了它的应用。本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1.了解西安地区三甲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现状,分析其临床特征和感染的危险因素。2.通过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分析,探讨ICU患者发生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传播与流行分子机制,为预防及控制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间传播提供依据。方法:1.收集西安市3所三甲医院2014年6月-2015年2月ICU非重复的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菌株。2.采用M
学位
目的通过对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单纯性泌尿系感染的患者的头孢唑林和头孢呋辛药物的敏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来验证2014年CLSI推出的用头孢唑林预测头孢呋辛口服用药的新规则,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案,提高抗感染疗效,为患者提供更简便的治疗方案,减轻经济负担。方法收集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和唐山市工人医院2014年8月到2016年3月门诊和住院单纯泌尿系感染患者尿细菌培养标本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肺炎
学位
目的:统计2010-2014年度山东省34家重症医学科临床分离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建立区域性病原菌耐药性流行病学资料,监测及分析病原菌耐药性变迁,引导临床优化抗生素治疗。方法:采用扩散法或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以CLSI标准判读。应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2010-2014年度收集临床分离病原菌50219株,来自49946个标本。其中呼吸道标本最多(78.28%,n=38
学位
实验一银屑病与银屑病关节炎患者下肢附着点病变的超声对比研究目的:观察银屑病(Psoriasis, Ps)和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 PsA)患者下肢附着点病变的超声表现与异同,并探讨Ps出现PsA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皮肤科和风湿科门诊的性别、年龄匹配的Ps、Ps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 HCs)的资料,采用GE Log
学位
目的:1.检测寻常型银屑病不同发病时期患者的血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IL)-37及半胱天冬酶-1(caspase-1)、IL-18的表达水平,探讨IL-37及caspase-1、 IL-18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中的相互作用。2.检测寻常型银屑病不同发病时期患者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细胞因子IL-37mRNA转录水平的表达,探讨
学位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观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血清中Lipoxin A4水平变化,观察银屑病患者中相关因子的变化,以期探讨Lipoxin A4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中不同发病时期起到的作用及可能机理,发现其血清水平与PASI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抽取外周血,经ELISA测定血清中Lipoxin A4浓度,并与统计的银屑病患者PASI等数据相关性进行计算及评
学位
目的:寻找白色海绵状斑痣(white sponge nevus,WSN)家系角蛋白K13(keratin 13,K13或KRT13)基因突变,研究角蛋白13基因(k13)突变位点对K13在组织与细胞中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一个WSN家系,此家系现存9人,WSN患者2人。抽取该家系中5人外周静脉血各5ml作为实验组,另抽取3名健康人外周静脉血各5ml作为对照组,经过PCR扩增后基因组测序,以NC
学位
Prdx2(Peroxiredoxin Ⅱ)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细胞中的过氧化物还原酶,具有及时清除体内较低浓度活性氧(ROS)的作用。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Prdx2基因敲除小鼠的胚胎成纤维细胞(MEF)表现出严重的细胞衰老特征,而且Prdx2基因敲除鼠出现了明显的皮肤衰老症状,表现为全层皮肤厚度减少、表皮角质层增厚、真皮层明显变薄,这些现象显示出了Prdx2在皮肤衰老过程中可能的重要作用。
学位
目的:观察祛湿消痤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调查痤疮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将60例临床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内服祛湿消痤汤,每日两次,联合耳穴压豆,外用玫芦消痤膏,每日两次;对照组30例,口服丹参酮胶囊,外用药同治疗组。每2周复诊1次,为1疗程,共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复发情况,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痊愈率为73.33%,有效率为96
学位
背景:紫外线辐射是导致急、慢性皮肤损伤,皮肤光老化甚至皮肤肿瘤的的一个主要的环境因素。它主要是通过激活相关信号通路诱导基因的表达和一些蛋白的重新编程,从而参与皮肤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2α是参与这一过程的主要的调控因子,eIF2α磷酸化能够抑制细胞内大量蛋白的合成,选择性的激活某些蛋白的合成,从而减轻内质网负荷。但是过量的内质网应激会诱导eIF2α磷酸化激活Chop和Caspa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