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探讨众议院党派凝聚力的影响因素,解释党派凝聚力在单次记名投票中的变化规律并比较分析该规律作用于不同政党时的效力差异。在以往的学术研究中,党派凝聚力多以“党派凝聚力指数”(Party Unity Scores)来衡量。本文认为,该衡量方法忽略了跨界投票比例的浮动以及单次记名投票的独特背景和影响因素,因而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本文采用著名学者莱斯提出的莱斯指数(Rice index)来探讨记名投票层面的凝聚力变化影响因素。基于国会党派政治以及行政-立法机构关系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集体-个人利益博弈”的分析框架,本文提出两条理论用以解释记名投票层面的凝聚力变化:其一为有条件的程序性团结投票理论,其二为有条件的总统立场效应理论。前者认为,由于党派领袖压力、投票显著性、以及党派内部意见统一程度的差异,党派凝聚力在程序性投票中最强,在修正案投票中最弱。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投票类型和党派凝聚力的关系更适用于党派冲突较强(即两党大多数成员意见相左)的情况,并且更能有效地反映多数党的凝聚力变化,因为多数党较少数党在立法程序的控制上有更明显的权力优势。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三条补充理论,确立程序性团结投票理论适用的前提条件,并指出多数党和少数党之间的差异:多数党比少数党在程序性投票和最后通过表决投票中有更强的凝聚力;而少数党在修正案投票中的凝聚力高于多数党。本文第二条理论旨在分析总统在记名投票上的立场对党派凝聚力的影响。通过公开表明在特定投票上的立场,总统可以对各党成员的投票方向施加压力,并导致两党凝聚力的变化。本理论认为,当总统与一党立场相左,该党将有更多成员跨界投票,进而削弱该党的凝聚力。同样,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总统能给同党议员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回报,其对同党议员的影响力高于对反对党议员的影响力。此外,由于多数党和本党成员的合作关系更为紧密,多数党总统比少数党总统更容易吸引本党跨界投票的支持。基于以上理论,本文建立了一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探讨投票类型和总统立场对党派凝聚力的影响。同时,作者还控制了系统层面的变化因素—后众议院改革阶段的政党极化现象以及国会选举对党派凝聚力的影响。基于对1953年到2004年所有记名投票的分析,作者得出以下结论:在满足前提条件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理论能有效地解释党派凝聚力在记名投票层面的变化,且多数党和少数党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凝聚力变化规律。该研究对党派凝聚力这个课题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跨党派的比较分析,研究解释了多数党和少数党之间权力及资源分配与两党凝聚力之间的关系。其次,通过分析党派及个人利益的博弈,本文为党派投票策略研究提供了可行的理论框架和有价值的见解。再者,针对总统立场对党派凝聚力的影响,本文比较了同党总统和反对党总统,以及多数党总统和少数党总统之间的影响力差异,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行政-立法关系领域的研究方法,并且为不同党派总统国会投票支持率的差异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解释。